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3 9:0:1
一、现代文阅读I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记录与探究历史是人类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生命。既是生命,自然不能被拦腰截断,我们不能宣称今天、明天与昨天毫无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进而申言,中华民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特别重视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具有浓厚深沉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即人类在绵延的历史过程中,将自身的存在依赖于历史,且自身受到历史委托的一种自觉,并在这一过程中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甚至追问历史过程中本身的意义。
愈是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愈能激发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的特质,一来持久,从未断裂;二来变化,流动不居。所以我们历代前贤讨论本国史,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易言之,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因此西汉史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便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悬结为心中至高之目标。自此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二千多年来前后接力,终形成蔚为大观的二十四史。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十九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故,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中国人一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
(摘编自王学斌《中国共产党提出“历史自信”的五重依据》)材料二:
自信,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表达了主体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历史自信,指的是历史活动主体对于自身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历史自信蕴含了历史活动主体的意志力量、信心和信念对于历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回望历史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历史自信和现实自信、未来自信紧密相连。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就是要把历史乐观主义信念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深化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
尊史崇史、学史敬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特质。历史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集体记忆,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曾经的苦难和奋斗,昭示了未来的光明和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立足新时代,更应该突出历史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养成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的历史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历史支撑。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是为了总结而总结,而是从理性层面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科学抽象,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明辨是非的重要依据和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武器,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
历史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既往成就的自信,而且更加体现为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时代变迁和历史演进中抢占历史先机、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面,认识到我国社会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时代机遇,承担历史使命。
历史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笔直大道,而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这就要求我们在坚定历史自信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历史清醒,树立底线思维,不做历史进步中的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以历史定力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摘编自童萍《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历史自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不能被拦腰截断,它与今天、明天紧密相连,中国历史持久且富于变化,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
B.历史自信指历史活动主体对于自身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等;对于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C.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后,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历经两千多年的接力,终形成二十四史。
D.只要有历史自信,就能具备历史定力;就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历史自信,二者论述的重心都是如何增强历史自信。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C.材料一举了北宋名臣司马光的事例,阐述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观点。
D.历史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历史清醒。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B.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征传》,中华民族特别重视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我们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组卷:2引用:3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幸运的贼
莫泊桑 他们坐在巴比佐恩一家旅馆的餐厅里,老画家讲起了他的故事:
那晚,我们三个年轻人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普瓦特文头脑还比较清醒点儿,索里尔仰面朝天地躺着,讨论什么战争和皇帝的服装之类的事情,说着说着他突然一跃而起,拿出他收藏的轻骑兵制服穿在身上,然后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让普瓦特文穿上,普瓦特文说什么也不肯穿,但我俩硬给他套上了。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甲胄骑士,待一切都准备停当以后,索里尔大声地说:“既然我们都当了军人,就让我们喝得像军人的样子。”
我们拿出大碗,再次开宴。尽管已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说:“静一静,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走动的声音。”
“有贼!”索里尔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唱起《马赛进行曲》:“拿起武器,公民们!”
然后他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我得到的是一把火枪和一把长剑,普瓦特文拿着一支上着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有找到称心的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还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
“我是将军,你是甲胄骑士,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你掷弹兵,做我的护卫。”
我们查看了画室的每一个角落,足足查了有20分钟也没找到任何可疑之处。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碗橱。由于碗橱很深,里面很暗;我端着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往外看我,我马上镇定下来,忽地一下子就把柜门锁上了。然后我们退后商量对策。
我们各有各的想法:索里尔想用烟呛,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我是想用炸药炸。最后我们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我们把酒和烟拿到画室来,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我们又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酒,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一瞧。
“对!”我大声附和。我们抓起武器,一起朝碗橱疯狂地冲去,索里尔端着没有上子弹的手枪冲在前面,普瓦特文和我像疯子似的叫嚷着跟在后面,打开柜门押出俘虏。那是个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老头。我们将他捆上,放在椅子上,他没吭声。
“我们审讯这个恶棍。”索里尔厉声说。我也认为应该审讯这个家伙,普瓦特文被任命为辩护人,我被任命为执行人。最后俘虏被判处死刑。
“现在就枪毙他!”索里尔说,“不过,不能让他不做忏悔就死啊,”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父来。”
我没同意,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们让我代为行使神父的职权,并立刻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哪类暴徒,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
“你们要杀死我吗?”
索里尔逼他跪下,由于心虚,他没有给俘虏施洗礼,只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然后说:
“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救命啊!救命!”那老头在地板上边打滚边拼命地号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
“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索里尔不耐烦地说。他用手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们俩的枪没有子弹,只听枪空响了两下,在一旁看着的普瓦特文说:“我们真有权力杀死这个人吗?”
“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索里尔说。
“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
我们同意了。那个老头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把他抬到了警察局。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但认为闹得有点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让我们不要再发傻了,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
“我们拿他怎么办呢?”我问道。
“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定很累了!”普瓦特文怜悯地说。
他看上去已经半死了,我也不禁来了恻隐之心,把他嘴里塞的东西掏了出来。
“喂,你感觉怎么样啊?”我问他。
“哎呀,我实在受不了。”他呻吟着。
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款待起来。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我们几人觥筹交错痛饮起来。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告辞了。”
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送他至门口,索里尔高举着蜡烛说:“你的晚年可要当心啊!”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后,索里尔和“我”都主动穿上军人制服,只有普瓦特文是被我们强行套上的,说明我们醉酒程度比他高。
B.知道有贼,索里尔及时做了分工,准备捉贼,这主要赞扬了他疾恶如仇的美德,也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
C.贼被押出后,作者用“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衣衫褴褛”刻画了他的肖像,透露出他困苦不堪的生存状况。
D.普瓦特文“怜悯地说”,“我”掏出贼“嘴里塞的东西”,索里尔“给他松了绑”,几个人善良的本性复苏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走动的声音”这句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后面捉贼的故事。
B.普瓦特文语言不多,前后说了两句话,却都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与开头写他“比较清醒点”相呼应。
C.小说对“一个幸运的贼”(老头)着墨不多,个性也就不够鲜明,但他是小说主人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D.老头告辞,三人“再三挽留”也未能如愿,只能“惋惜”地“送他至门口”,这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契诃夫在谈到短篇小说创作的体会时说:“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是朴素和诚恳。”这篇小说的“朴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小说情节在后面出现逆转出乎意料,其实文中已多次暗示,文中有哪些暗示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2引用:3难度:0.5
七、语言文字运用Ⅱ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很多人把新鲜嫩叶做成绿色的食物,端上自己的餐桌。这美丽的绿色,① 。其实,叶绿素不仅对植物有意义,② 。研究发现,叶绿素类物质的健康作用相当广泛——叶绿素有护氧化作用、抗突变作用,甚至有抗癌作用。叶绿素合越高,说明这种蔬菜合成营养成分的能力越强,它的营养价值也越高。比如说菠菜、空心菜、小油菜、小白菜、芥蓝、芥菜、油麦菜、茴香菜、茼蒿菜、芹菜叶、丝瓜尖、红薯叶,香菜、韭菜、荠菜……是叶干深绿色,而且叶子和叶柄比例大的蔬菜,都算绿叶蔬菜。
食品分析研究早就发现,叶绿素的含量和很多营养素的含量有正相关关系。深绿色的蔬菜,其中不仅叶绿素含量高,叶酸、维生素K1和镁元素的含量高,维生素B2、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成分的含量也高维生素C也不少。拿大白菜来说,③ ,远高于中心部分浅黄色叶片。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B.这件事情是有很多种处理方式的——我们可以自己过去,可以让对方过来,还可以请他人帮忙。
C.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D.“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组卷:6引用:4难度:0.5
八、写作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圣地亚哥是谁?是那自言自语、自我鼓励、自我解嘲、自我塑造的老头儿。整部《老人与海》就是圣地亚哥的心灵成长史,靠着一句句自我对话,他成为文学史上的“硬汉”。比如“我还有……我还有……我还有……”,简单的三个字,不简单的言语,塑造了不简单的生存方式。
“我还有……”,这是一道填空题,也是一道选择题,叩问我们每一个人;这是青年面对困境的一种思维,亦是学子抵挡风雨的异样姿态。
请以“我还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