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湘豫名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一般网络表达中,“手作”也可简单地被理解为个人DIY(Do It Yourself),即自己动手做。作为一种兴起于大都市的职业现象,“手作”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虽短,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手作”获得广泛的市场参与创造了条件。基于此,应将“手作”置于现代职业发展的脉络下,揭示其对于现代人全面发展的独特时代意涵。
    “手作”与“手艺”或“手工艺”比较接近,“手作人”类似一种时代的“手艺人”。在社会发展中,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都因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作用,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日渐凋敝或消失无踪。而同是手工技艺或工艺技能的“手作”,为何能经受工业化的洗礼仍焕发勃勃生机呢?传统手工艺以“守艺”为第一要义的存活原则,加之师徒线性传承的承续规则,总会使其败于工业的扩张。与此不同,“手作”则注各类传统手工艺因子于创作之中,汲多地区、多民族、跨历史的多元技艺形式于己身,作于日常创意之处。同时,它依托于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技艺共享,既可以使一部分人以此为生计,也可以吸引一部分人以此为好。也正是秉承以上原则,“手作”得以以新的业态形式栖身于时代的生活潮流之中。
          如上所述,“手作”顺应时代发展,避免了重蹈传统手工艺衰落的覆辙。针对工业化负面影响有众多批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劳动本应是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活动,但实际上却成了异化的存在,造成人的异化,以及人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异化。马克思之后,学者们对人的异化境遇展开了全面批判。例如,马尔库塞指出,在技术经济机制下,人们丧失了人作为主体所必需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向度,最终沦为“单向度的人”。而“手作”,由于个体参与从原材料搜集到成品制作的整个生产过程,且在设计、处理材料、赋予意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并发展出多样化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使人们获得人格的完整性。同时,也因为产品与生产者之间形成了完整的互动,消解了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状态。
    “手作”作为一种商业方式,以“手作体验”和“个性化定制”两种主要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打开了表现差异化的窗口。手作体验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个性化定制则邀请消费者参与部分生产环节,以满足其特殊的诉求,赋予已包含丰富个性化特征的手作品以更独特的意涵。由于标准化突破生产场景扩展到整体社会,破除了差异与个性,进而重创人的自主性。个体自主性的失落之际,互联网时代却为其复归带来了机遇。
    “手作”作为现时代的手艺人实践,将个体对工业社会的反思付诸实践,重新确立起人的自主性,实现了对人的异化状态的积极应对。可以说,“手作”为个体提供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和自我差异化想象的机会,并借由对个体自主性的复归,迈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愿景。
    (摘编自郝大海、陈虹梅《手作:时代手艺人的自我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作”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虽短,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参与度也在不断增大。
    B.“手作”呈现出了新的业态形式,因为它避开了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冲击。
    C.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扩展,导致人的个体自主性失落不同,“手作”使人的自主性复归。
    D.传统手工艺以“守艺”为第一要义,使个体难以发展出生产志趣,影响了工艺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现代职业发展背景下对“手作”这一职业进行审视,论证富有时代意义。
    B.文章把“手作”与传统手工艺进行比较,得出“手作”是最好的业态形式的结论。
    C.文章以举例、引用等方法,论证了“手作”是时代手艺人的自我表达这一核心问题。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首先提出论题,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最后总结强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手作”作为一种手工劳作,主要是传承传统,复活还原失去实用价值的传统手工艺。
    B.无论是手作体验还是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全程参与的特点赋予了手作品以独特意涵。
    C.发达的工业社会带来了普遍异化,“手作”逆工业化的措施,是与异化抗争的力量。
    D.个体在“手作”实践中超越对劳动及自身工具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组卷:10引用:4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摘自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材料二:
          五年来,毕节市以路网建设为引领,不断强化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提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网络通信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出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品位较高的小城镇,有效增强了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
          毕节市抓住民生之本,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引进毕节•广州产业园等优强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截至11月底,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4.56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8万人。预计全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分别达到37016元、12249元。
          近年来,毕节注重以农村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以农为本”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理念,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园区与城镇规划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融合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摘编自王秀芳《贵州毕节: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三:
          鹤壁市强化淇滨区、开发区、示范区“三区”协同,深化宝山、山城、鹤山“三山”统筹,注重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开放招商、基础设施等协同联动,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城市基础保障能力也持续提升。
          鹤壁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特种尼龙产业园、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理大真空玻璃、李子园乳饮品、贝迪8090净装产业园……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鹤壁市深入推进鹤浚一体化发展。浚县重点做强绿色食品、现代家居两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占比达到78%;淇县加快壮大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9.3%。浚县、淇县均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
          鹤壁市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城乡融合。鹤壁市以农为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6.9%,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种质种业,探索推进产加销一体和一、二、三产融合模式,形成了四大类1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418.7亿元,吸纳农民就业4.52万人,较好地解决了农业人口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截至2020年,由于多方用力,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9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1%,分别较2015年提升4.3个、3.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排名均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8: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摘编自陶俐伶《鹤壁市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纪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这既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
    B.1978-2012年,城镇常住人口从约2亿人增加到7亿人,城镇化率曾有短暂降低,到2012年大致和世界城镇化率持平。
    C.在城镇化建设中,毕节市通过路网建设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医疗、通信等城市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D.鹤壁市注意区域协调发展,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出现的差距,表明受城镇承载能力限制,不少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B.和鹤壁市不同,毕节市把产业园区与城镇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加快产业融合,在现代工业发展助力下,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C.鹤壁市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明晰县域主导产业,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出现特色产业异彩纷呈的局面。
    D.鹤壁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牧业产值,缩小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3)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2引用:2难度:0.2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美元的尊严
    麦薇
          我开车从610号高速公路下来,左转的红灯让我的车停了下来。
          我非常不喜欢停在立交桥下的左转处,那里有太多的乞丐。每当红灯亮的时候,他们就会走到停下的车前,拿着一个星巴克的咖啡纸杯,示意你应该有所表示。
          今天路口站的是一个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虽然是白人,但是皮肤已经被休斯敦强烈的日光晒得非常黑。这一次,他手里拿的不是纸杯,而是一只草编蚱蜢。
          我看出来了,他正走向我的车。在他向我走来的时候,我迅速扫了一眼不远处。立交桥下的桥墩下,有一个同样衣衫褴褛的中年女人,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和男人的关系很亲密,她身边有一个大包袱——也许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在她边上趴着两只大狗,它们看上去并不瘦弱,可见主人对它们不错。
          男人走到我的车边,敲了敲车窗。我迟疑了一下,还是降下了车窗。
    “您好,女士。”男人很礼貌地说。
    “您好。”我回答。然后等着他下面的话,也许说他是伊拉克回来的伤兵,也许说他需要帮助什么的。
          但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男人说:“您想要一只草蚱蜢吗?这是我刚刚编的。”他把他的蚱蜢递到我的面前。用新鲜宽叶草编成的蚱蜢,看上去手工精细,隐隐还带着青草香。说实在的,虽然它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可我似乎并不需要它,但是一眼瞥见远处的女人和两只狗,我还是没法说拒绝的话。
    “很漂亮,多少钱?”我问。
    “五美元。”他说。
          我心里叹了口气,草蚱蜢并不便宜,但是我还是决定买下它。今天的温度是华氏九十九度,路面的温度更是热得可以烤香肠了。我想,生活都不容易。我打开钱包,只有十美元的纸币:“很抱歉,我没有零钱。”
    “我可以找给您。”他把草蚱蜢给我,伸着手准备接我的钱。他的眼睛很真诚,我选择相信他,于是递给他一张十美元的纸币。
          男人转身走到女人身边,我看到女人打开腰包找着什么。
          这时候绿灯亮了,我缓慢地移动车,但是后面的车很不耐烦地按起喇叭。男人也发现了,快速往我这里走,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我不得不离开。
          我向他挥挥手,告诉他不用找钱了。
          然后我离开了,我跟自己说今天用十美元买了一只草编蚱蜢。
          回到家,我随手把草蚱蜢放到了书架上,这件事就忘到脑后去了。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我再一次被左转红灯拦在了610号高速出口。我又看到了那个男人,他的妻子依然坐在桥墩下,身边围着两只大狗。男人依旧穿着那件衣服,向我的车走来,手里拿着一只草编蚱蜢。这一次我打定主意不会再买他的东西了。
          男人敲了敲我的车窗,我还是礼貌地摇下车窗。
    “您好,女士!您想要一只——”话还没说完,我看见他的脸上露出兴奋的光芒,“太好了,终于又见到您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美元纸币,“我在这里等您一个星期了,我们本来打算到别的地方去,上帝保佑又让我遇到您了,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安心地离开了!”
          男人看出我的迟疑,很有礼貌地说:“感谢上帝让我再次遇见了您,如果这五美元找不出去,那么我就不是一个生意人,也不是一个乞丐,而是一个骗子了。”
          我接过男人找给我的钱,说了声“谢谢”。绿灯又亮了,我又不得不离开了。这时候我才想起来,大声说:“您的手艺非常棒!”
          男人笑着朝我摆了摆手。
    (选自《福建文学》2010年第10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故事简单,但情节一波三折,善于巧设“意外”来增加叙述的波澜,如红绿灯的变换、零钱的面额等。
    B.小说使用全知视角,详细摹写“我”和中年男人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使得心理描写丝丝入扣,故事叙述生动真实。
    C.小说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中年女人身边的两只大狗“看上去并不瘦弱”,烘托出夫妇二人的心地善良。
    D.小说开头写中年女人坐在桥墩下,为下文写中年男人折返回去拿零钱和“我”没来得及等他送钱过来的情节作了巧妙的铺垫。
    (2)围绕中年男人卖给“我”一只草编蚱蜢这件事,小说精心设计了三次情节摇摆,请找出来并综合分析其效果。
    (3)有人说,小说的后三段显得多余,可以删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糖尿病的认知上,人们常有误区。比如,经常有人说“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其实,①
     
    ,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致超重、肥胖。糖尿病与肥胖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②
     
    ,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另一个误区是,同等条件下,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高,但事实上,对他们来说,有家族病史的,③
     
    。除遗传因素外,我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如果他们能在潜在风险期就进行健康饮食,加强锻炼,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患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多,糖尿病患者对于家庭护理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大医院中糖尿病教育门诊的数量也多了起来。“胰岛素针头不能重复使用”“这几个部位不能再注射了”等患者容易疏忽的问题,常常暴露在门诊之中。一些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的皮下组织出现增厚的“橡皮样”病变,这会导致注射胰岛素时,胰岛素吸收减少或不稳定,增加血糖波动,还会导致胰岛素注射剂量增加。另外,有数据统计,针头重复使用会使皮下脂肪增生率提高。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敬”,程颢提出“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程颐提出“涵养须用敬”,朱熹说“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至于“畏”字,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这样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息。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他把有所“惧”,看作实现人生志向的基本前提。可以说,敬畏对于我们的道德养成,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我们成就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83引用:10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