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北外附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8/4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
1.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的身份是在_______中确定的。( )
组卷:89引用:4难度:0.7 -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学校,我与小文是同桌。我与小文的关系属于( )
组卷:52引用:13难度:0.8 -
3.“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125引用:61难度:0.7 -
4.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组卷:154引用:151难度:0.7 -
5.李克强总理有过这样的比喻: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好两个灯。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红绿灯。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管好红绿灯,就是要讲规则。李总理的比喻说明( )
①公平公正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要积极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则
③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遵守社会规则与程序都是十分重要的
④公平就是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组卷:54引用:44难度:0.9 -
6.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一种精神,它显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千万不要小觑了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等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尊重要从小事做起组卷:2引用:4难度:0.7
三、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3小题,共计35分,)
-
19.文明中国
材料 如图是“中国式过马路”的两种现象。除了过公路不守交通规则,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处丢垃圾、景点乱涂乱画、商城购物不排队----这些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让我们时常处于尴尬的境地。
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相关知识,从责任、道德、法律三个角度,分别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尴尬现象的发生。组卷:4引用:2难度:0.1 -
20.【感动你我,传承美德】
材料一“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这是沈阳一位老大爷被电动车碰倒后对骑车人说的话,这个“美丽的谎言”与前几年的“扶不扶”的现象相比,让我们倍觉温馨。
材料二“东方之星”旅游客船翻沉事件发生后,党和政府的关切,迅即化为全民的救助行动:监利高速公路出口处,志愿者团队搭好帐篷,备好干粮和矿泉水,等候外地遇难者家属的到来;从监利县城到救援现场,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市民、农民、老人、学生等都在自发行动,动人的故事不胜枚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从两则材料中看出了哪些美德?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认识。
(3)志愿者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组卷:74引用:6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