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101中学温泉校区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①肺泡数量多
②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薄
④肺泡壁分布很多弹性纤维组卷:136引用:4难度:0.4 -
2.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52引用:42难度:0.9 -
3.某同学测定肺活量时的三组数据分别是2700mL、3000mL、3360mL,受测者的肺活量应该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7 -
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1引用:43难度:0.9 -
5.下列做法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不符合的是( )
组卷:14引用:5难度:0.7 -
6.有关图中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5难度:0.5 -
7.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组卷:11引用:34难度:0.9 -
8.关于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有( )
①保持通风干燥 ②潮湿的环境 ③一定的温度 ④丰富的有机物。组卷:41引用:7难度:0.7 -
9.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Ⅰ表示( )
①睡眠状态②长跑状态③呼吸频率慢④呼吸深度浅⑤呼吸频率快 ⑥呼吸深度深。组卷:31引用:7难度:0.7 -
10.人体内氧气浓度最大的部位是( )
组卷:8引用:10难度:0.9
二、非选择题
-
30.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根本动力来源,小腿腓肠肌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部分动力,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的
(2)心脏共分
(3)人类直立行走后,心脏远离地面,在地球引力的影响下,腿部血液返回心脏变得更加困难。人在行走时,腓肠肌交替组卷:17引用:3难度:0.5 -
31.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近日,《纽约时报》以“致命真菌,治疗无解”为题,报道了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真菌。从2009年首次被发现,短短10年,在全球多地爆发过耳念珠菌感染。感染者约半数在90天内死亡,死亡率高达60%.由于耳念珠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致死率高、感染诊断困难等特性,被称为“超级真菌”。
超级真菌是从哪里起源,如何到达不同地区的呢?研究者对采自南亚、委内瑞拉、南非和日本的菌株进行遗传信息比对,发现这些菌株属于四个独立分支,它们大约在数千年前从同一祖先处分离,并在世界各地以无害菌落形式存在,直到大约十年前开始同时出现耐药性菌株。也就是说,这些菌株分别在各地独立演化,它们之间互相传播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多地同时出现的“超级真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研究者最初以耐药细菌产生原因作参考,认为临床过量使用抗真菌药剂,是造成真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药剂种类不多,抗真菌药的应用场景也不如细菌普遍。而且不少从未经过真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体内也发现了耐药性真菌。据此,研究人员开始怀疑耐药菌株来自环境。经过检测,在花坛、草丛及空调系统中都发现了耐药菌株的存在,土壤样品中耐药菌株占比高达12%.环境中的耐药菌株是如何出现的呢?
研究者把目光转向用于杀灭植物真菌的农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杀灭土壤中的致病真菌。杀灭植物真菌的农药与临床上使用的抗真菌感染的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因此研究者推测,自然环境中的真菌,在农药作用下形成较强的耐药性。
耐药性真菌的出现,使“人类武器库”中原本就有限的药物更加捉襟见肘。开发新型抗真菌药迫在眉睫。事实上,耐药性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乃至抗癌药等各种化学疗法领域都是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人类与微生物的博弈过程将是一场长期而且不断升级的战斗,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将人类与致病微生物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
(1)根据文中信息,耳念珠菌被称作“超级真菌”的理由不包括
A.致死率高 B.诊断困难 C.有成形细胞核 D.耐药性强
(2)研究者测定了南亚、委内瑞拉等四个地点菌株的
(3)以下各项中,根据事实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 事实 推测 A 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 一定导致耳念珠菌出现 B 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现耐药菌 耐药菌可能来自环境 C 花坛、草丛等处发现耐药菌株 自然环境中已存在耐药真菌
(5)化学疗法领域抗性的出现,是因为致病微生物具有遗传和组卷:63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