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12/6 2:30:2
一、选择题(共15分,请注意: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0.5分)
-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2.小华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
组卷:23引用:21难度:0.9 -
3.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以下急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98引用:4难度:0.6 -
4.奶油草莓深受人们的喜爱,采用温室育苗等方式可以使草莓提前上市、增产增收。下列关于草莓种植过程中采取相关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40引用:1难度:0.6 -
5.某同学用放大镜观察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幼根,发现许多白色的“绒毛”,该部位属于根尖的( )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6.如图甲、乙、丙分别为脂肪、淀粉、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图可知,序号9为人体消化道中的( )
组卷:35引用:2难度:0.5 -
7.下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组卷:37引用:3难度:0.5 -
8.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9.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按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组卷:109引用:9难度:0.7 -
10.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1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5分)
-
34.当前,“碳中和”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相对“净零排放”的目的。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
(2)据图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3)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4)“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措施?组卷:58引用:1难度:0.3 -
35.为了研究水中细菌的生存条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同一桶纯净水每隔两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下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其中细菌的数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 测定时间 接水口 细菌数量 A 第一天 热水口 20 B 第一天 冷水口 45 C 第三天 冷水口 855 D 第七天 热水口 35
(1)通过实验发现,无论在冷水口还是在热水口下接的水中都有细菌的踪迹,说明细菌的分布极其广泛,这与细菌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细菌虽然具有细胞结构,但是细胞内没有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时间以及
(3)实验B可以和实验
(4)此实验的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一点)组卷:1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