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7月份)
发布:2024/11/7 16:30:6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个春节,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毛泽东的这首写于60多年前的《送瘟神》(其二)一诗再次被人们争相传诵。诵读此诗,不但是对诗人忧民之心的重温与礼赞,而且能感受到众人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信心与豪情。在病毒面前,一首诗词不会比一个口罩更有用,但是,诗词具有激发情志、振奋精神、鼓舞人心、团结人民的社会功能,与其说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知识,不如说它是一种有效抵御心灵病毒的美育力量。
诗词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知识宝库,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结晶,是智慧的高扬,更是美的创造,而“艺术对象创造着有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群众”(马克思语)。换言之,培养大众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是艺术(比如诗词)可以而且应当承担的美育功能。
诗词是一种美的语言艺术,准确地说是一种听觉艺术。当我们高声吟诵诗词佳句的时候,不难感受到音韵、格律、节奏、旋律的变化所传达出的音乐之美,既悦耳又悦心。对于诗人而言,言为心声,诗人心灵的微颤显露于语言的微妙,优秀的诗人总善于创造意义与声音完美结合的有机体,可以说,好诗词就是好声音。而对于读者来说,“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只有像诗人一样深谙声音之道,才能真正深入理解诗词的精妙之处。反之,如果缺失了对语言之美的细致感受和用心咀嚼,则必然在诗词门外徘徊,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也必然有限。
诗词又以境界为最上。在朱光潜看来,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诗词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普遍之美。前不久,日本友人在捐赠湖北物资的纸箱上所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所以引起网友们的浓厚兴趣,正是因为这句诗“不仅凝聚着自长屋王、鉴真以来中日两国人民的千年情谊,而且以歇后语修辞法,表达了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寄语中国人民,共结来缘,也就是日本人民希望与中国人民友好下去的当下的美好愿望”。由此我们也不难推断,多体悟诗词的境界之美,必然有利于培养更多有境界的人格,必然有利于提升大众的心灵境界。
中国诗词更具有一种独特的伦理之美,是培养尽善尽美之人的重要教育手段。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在中文语境中,“美”“善”名为二而实不可离,二者统一为诗词中的伦理之美。正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等诗句,既是善的,也是美的。由此说来,诗教既是美育,也是德育,正如儒家所言“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就是美育,温柔敦厚就是仁爱的表现,也就是说,通过诗教,可以造就具有美感修养、道德修养的尽美尽善之君子,这正是儒家教育的主题所在。这种诗词的伦理之美,或美育德育一体化的“诗教”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诗词正是一支净化人心的“清心剂”,使我们得以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使我们的心灵免疫系统更加强健,以抵御诱惑、欲望、低俗、戾气等各种病毒的感染,而不至于危害他人。热爱诗词,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诗词知识,而是在心上用功,以美的诗词涵养我们的“诗心”,从舌尖上、耳朵里体味汉语语言之美,领悟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并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努力做一个具有美感修养、道德修养的尽善尽美之人,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摘编自江飞《诗词是一支可贵的“清心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病毒面前,诗词虽然没有作用,但可以化作有效抵御心灵病毒的美育力量。
B.诗词是美的创造,能且应当承担的美育功能是培养人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
C.好诗词就是好声音,因此优秀诗人总善于创造意义与声音完美结合的有机体。
D.从伦理观点和美感观点来看,“美”和“善”是相同的,二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毛泽东诗作《送瘟神》开篇,既能从反面论证观点,又能激发读者兴趣。
B.文章引用“温柔敦厚,《诗》教也”表明诗教就是美育,彰显诗词的伦理之美。
C.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传统,既引入了当下事实背景,也有对诗词文化的评述。
D.结尾提倡热爱诗词,提倡以美的诗词涵养人的“诗心”,提升人的境界和修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诵诗词时产生既悦耳又悦心的感受其实就是在体会作品音韵、格律、节奏、旋律的变化所传达出的音乐之美。
B.日本友人在捐赠物资纸箱上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明体悟诗词的境界之美,利于培养更多有境界的人格。
C.依照本文观点,“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等诗句,既是善的,也是美的。
D.我们的心灵免疫系统如果强健,往往可以抵御诱惑、欲望、低俗、戾气等各种病毒的感染,而不至于危害他人。组卷:5引用:2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需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完善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支持政策,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绿色转型。
(摘自周人杰《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0日)材料二:
记者从202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获悉:“十三五”期间,全国气象部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气象服务,气象投入产出比达到1:50。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娱购游等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覆盖多领域的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了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保护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服务品牌。
(摘自《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世界先进水平》《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0日)材料三: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同比增长3.1%。随着我国清洁能源继续快速发展,清洁电力生产比重得到大幅提高。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87万千瓦,其中水电1323万千瓦、同比增长197.7%,风电7167万千瓦、同比增长178.7%,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同比增长81.7%。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电力生产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8.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摘自《电力需求呈稳步回升态势》《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1日)材料四: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月22日电中国企业投资承建的阿根廷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罗马布兰卡一期、三期项目22日并入阿根廷国家电网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是阿根廷最大的风电项目群,其中的罗马布兰卡一期和三期项目共建造风机32台,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投运后每年将为当地提供4.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可满足10万户居民用电。
据悉,项目群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将为当地提供16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满足36万户居民用电;每年可让阿根廷减少燃烧标准煤65万吨,减少碳排放180万吨。
项目群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阿根廷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能源转型,还将为当地提供超过1000个工作岗位,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4日第3版)材料五:
多国积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法规,完善电动汽车产业链,加速推广电动汽车,促进低碳环保出行。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份额接近27%。在降低能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视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
汽车业咨询机构ABI等多家调研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有专家表示,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摘自《多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2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B.我国目前的清洁电力有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类型,且发电量所占比重呈上升态势。
C.阿根廷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建设已促进了其环保事业和能源转型,还提供了1000多工作岗位。
D.汽车行业将采取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未来,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B.许多国家认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就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C.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气象部门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D.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要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绿色转型。
(3)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组卷:1引用:3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鸟兽不可与同群
冰心 女伴都笑茀玲是个傻子。而她并没有傻子的头脑,她的话有的我很喜欢。她说:“和人谈话真拘束,不如同小鸟小猫去谈。它们不扰乱你,而且温柔地静默地听你说。”和人谈话未必真拘束,但如同生人、大人先生等等,正襟危坐地谈起来,却真不能说是乐事。十年来正襟危坐谈话的时候,一天比一天的多。我虽也做惯了,但偶有机会,我仍想释放我自己。这半年我也就常常做傻子了!
第一乐事,就是拔草喂马。看着这庞然大物,温驯地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在你手中吃嚼青草的时候,你觉得它有说不尽的妩媚。
每日山后牛棚,拉着满车的牛乳罐的那匹斑白大马,我每日喂它。乳车停住了,驾车人往厨房里搬运牛乳,我便慢慢地过去。在我跪伏在樱花底下,拔那十样锦的叶子的时候,它便侧转那狭长而良善的脸来看我,表示它的欢迎与等待。我们渐渐熟识了。远远地看见我,它便抬起头来。我相信我离开之后,它虽不会说话,它必每日地怀念我。
还有就是小狗了。那只棕色的,在和我生分的时候,曾经吓过我。那一天雪中游山,出其不意在山顶遇见它。它追着我狂吠不止,我吓得走不动。它看我吓怔了,才住了吠,得了胜利似的,垂尾下山而去。我看它走了,一口气跑了回来。一夜没有睡好,心脉每分钟跳到一百一十五下。
女伴告诉我,它是最可爱的狗,从来不咬人的。以后再遇见它,我先呼唤它的名字,它竟摇尾走了过来。自后每次我游山,它总是前前后后地跟着走。山林中雪深的时候,光景很冷清。它总算助了我不少的胆子。此外还有一只小黑狗,尤其跳荡可爱。一只小白狗,也很驯良。
我从来不十分爱猫。因为小猫很带狡猾的样子,又喜欢抓人。医院中有一只小黄猫,在我进院的第二天早起刚开了门,它已从门隙钻进来,一跃到我床上,悄悄地便伏在我的怀前,眼睛慢慢地闭上,很安稳地便要睡着。我最怕小猫睡着时呼吸的声音!我想推它,又怕它抓我。那几天我心里又难过,因此愈加焦躁。幸而护士不久便进来!我皱眉叫她抱出这小猫去。
以后我渐渐地也爱它了。它并不抓人。当它仰卧在草地上,用前面两只小爪,拨弄着玫瑰花叶,自惊自跳的时候,我觉得它充满了活泼和欢悦。
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呵!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地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知更雀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立,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它们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是这样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地叫,累得它们的母亲飞去飞回地忙碌。渐渐地长大了,它们的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跚地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地只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地过去,啾啾地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却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地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己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父母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常常来看它们的父母的。
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荷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小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们,它们也爱你,因为它们都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之下,茀玲不愿与人谈话,更爱和小猫小狗交流,因此被同伴笑话,而“我”却看到了茀玲的可贵之处。
B.作者由己及物,联想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爱进而爱护雏鸟的双亲,又由物及己,想到雏鸟也会关爱它们的双亲。
C.在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鸟兽们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很多时候都具有了人的灵性,富有情趣,亲切自然。
D.本文保持了冰心先生散文创作的一贯风格,有抒情诗的韵味和风景画的情致,笔调轻倩灵巧,语言清隽流丽。
(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作者交替使用“我”和“你”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在18世纪末,开尔文勋爵在计算银河系恒星的质量时指出,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大量暗体。宇宙学的各种观测数据和结果也都表明,①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结合文本归纳文中几处引号的作用。组卷:4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初,防御“新冠”居家隔离催生了很多“云活动”。千万人网络在线“云监工”,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进程;刚出生就与父母隔离的“小石榴”宝宝被千万“云爸云妈”在线照看成长;武汉大学在樱花盛花期免费开放10天网络“云赏樱”通道。此外还有“云签约”“云法庭”“云面试”“云复工”等。
作为一名体验了“云授课”的高三学生,你对“云活动”有什么感触和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7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