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安徽省黄山市高考物理第二次质检试卷

发布:2024/12/13 19:0:2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三月春来早,北斗农机来报到,基于北斗的自动驾驶农机能够按照既定路线进行精准春耕作业,精细化程度显著提升,虽然我国的北斗系统起步最晚,但“后来居上”,成为可与美国GPS媲美的最先进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如图是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三种卫星的参数,地球球体半径为6400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表1北斗三号卫星功能特点
    北斗卫星 MEO卫星(24) GEO卫星(3) IGSO卫星(3)
    名称 中圆轨道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轨道高度 2万公里左右,三个轨道面,保持55°的倾角 3.6万公里左右 3.6万公里左右
    星下点估计 绕着地区划波浪 投影一个点 锁定区域画8字
    功能特点 环绕地球运行实现全球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国际救援 承载区域短报文通信 与GEO互补,对亚太区域可重点服务

    组卷:40引用:2难度:0.5
  • 2.《大国重器Ⅲ》节目介绍了GIL输电系统的三相共箱技术,如图甲所示,三根超高压输电线缆平行且间距相等。截面图如图乙所示,截面圆心构成正三角形,上方两根输电线缆AB圆心连线水平,某时刻A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B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电流大小均为I,下方输电线缆C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电流大小为2I,电流方向如图,则(  )

    组卷:97引用:3难度:0.7
  • 3.如图所示,一截面为边长6cm的正方形薄玻璃砖ABCD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俯视图),一束单色光从BD边中点平行于桌面入射,入射角为53°,折射后打在A点右侧2cm处的E点,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sin53°=0.8,cos53°=0.6,则(  )

    组卷:152引用:3难度:0.7
  • 4.如图甲所示,斜面上气缸和活塞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根平行于斜面的轻绳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固定,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开始气体摄氏温度为t,通过气缸内电热丝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温过程封闭气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为P0,气缸和活塞均绝热且不漏气,气缸(含电热丝)质量为M、活塞面积为S、质量为m,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则(  )

    组卷:256引用:2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174分。

  • 12.北京冬奥会中的冰壶比赛令人印象深刻,冰壶比赛场地如图所示: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可视为质点)沿中心线出发,在投掷线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大本营圆心O,为了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摩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阻力减小。已知冰壶质量m=20kg,未刷冰时,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2,刷冰后μ2=0.01,起滑架到投掷线的距离l1=10m,投掷线与圆心O点的距离为l2=30m,取g=10m/s2,则:
    (1)比赛中在不刷冰的情况下,要使冰壶刚好停在大本营圆心O处,求冰壶从投掷线被投出时速度v0大小;
    (2)比赛中若冰壶从投掷线被投出时速度v1=3m/s,为了使冰壶恰好停在圆心O处,求冰壶被投出后需要刷冰的距离s;
    (3)投壶手从起滑架处开始对冰壶施加一个沿中心线的水平推力F=20N,推着冰壶由静止出发,冰壶到达投掷线之前就撤除推力,冰壶沿着中心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不刷冰的情况下,最后停在圆心O处,求推力F的作用时间t。

    组卷:40引用:2难度:0.6
  • 13.如图所示,间距为l=1m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M1M2与NN1N2,由倾斜与水平两部分平滑连接组成。倾角θ=37°的倾斜光滑导轨间有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水平粗糙导轨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两个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1T。质量均为m=1kg的金属棒a、b分别垂直放在倾斜和水平导轨上,a、b棒与水平粗糙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现将a棒从倾斜导轨某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并同时锁定b棒,使其保持静止。已知a棒穿过M1N1之前已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当a棒刚穿过M1N1时,立即解除b棒锁定并同时给b棒施加F=4N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b棒运动t=2s后两棒速度相等。已知a、b棒接入电路的电阻均为R=1Ω,不计导轨的电阻,两棒始终与导轨保持接触良好,在运动过程中两棒不会发生碰撞,取g=10m/s2,sin37°=0.6,求:
    (1)金属棒a到达斜面底端M1N1时的速度v0的大小;
    (2)为了保证两棒不会发生碰撞,初始时金属棒b到M1N1的最小距离Δs;
    (3)a、b两棒最终运动的速度va,vb大小。

    组卷:5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