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3 14:0:1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 1.901班正在开展“徜徉经典,与经典对话”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ㅤㅤ开场白:“徜徉在经典诗文的世界中,我们邂逅了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看到了君子豁达坦(dàng)①_______的胸襟,感受到了他们诗文和人格相得益(zhāng)②_______的魅力。漫游其中,心无旁(wù)③_______地品味和诵读,君子之风便不言而(yù)④_______。”
    ㅤㅤ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典籍里的中华智慧和民族情怀。让我们跟随主持人穿越千古对话先贤。
    ㅤㅤ主持人:当我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免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⑤_______,⑥_______”,虽现实惨淡,但依旧心怀理想,豪情万丈,期待未来。
    ㅤㅤ刘禹锡:君子立于世,理当刚毅坚韧,努力奋进。正如吾以诗答谢乐天时所写“⑦_______,⑧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世事变迁在所难免,愿天下有志之士都能得偿所愿。
    ㅤㅤ韩愈:不错,即便奸邪当道,前路一片渺茫,吾辈也应当始终抱有“欲为圣明除弊事,⑨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决心,披荆斩棘,初心不改。
    ㅤㅤ主持人:梦得先生和退之先生气骨非凡,这份豪情让人振奋。但在实现理想的征程中,总会遇到时乖运蹇进退两难的时候,正如东坡先生所言:我欲乘风归去,⑩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ㅤㅤ范仲淹:是啊,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国事在前,岂能因个人际遇而独善其身?先贤少陵野老“⑪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情操感动了多少人。因此忧乐当前,吾必做到“⑫_______,⑬_______”(《岳阳楼记》),此乃大丈夫的担当与自觉。
    ㅤㅤ欧阳修:对,纵使贬谪也当兼怀民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⑭“_______”(《醉翁亭记》)。
    ㅤㅤ主持人:先贤们高尚的家国情怀,如炬如磐,令晚生感佩不已。
    (1)请你补全主持人的开场白,完成①—④题。
    (2)请你补全主持人与千古先贤的对话,完成⑤—⑭题。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2.小华在朗诵会上选择朗诵艾青的诗歌《秋》,以下是他的准备过程。
    “与经典同行,做少年君子”诗歌朗诵会。

    艾青
    雾的季节来了……
    无厌止的雨又徘徊在
    收割后的田野上……
    那里,翻耕过的田亩的泥黑
    与遗落的谷粒所长出的新苗的绿色
    缀成了广大,阴暗,多变化的平面;
    而深秋的访问者——无厌止的雨
    就徘徊在它的上面……
    人们都开始蛰伏到
    那些浓黑的屋檐里去了;
    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
    慢慢地走向地平线
    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
    1939年秋(1)在选择朗诵背景配图的主色调时,小语犹豫不决。请帮他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暗灰色
    B.明黄色
    C.浅绿色
    (2)为更准确地把握诗歌情感,小语打算给划线句设计朗读脚本,请帮助他完成并说明设计理由。(提示:可从语速、重音、语气、语调等角度设计)
    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
    慢慢地走向地平线
    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
    我的设计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五、古诗词鉴赏。(5分)

  •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田  家(宋)  郑獬(xiè)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诗歌一、二句通过描写了田家“
     
    ”、“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氛围。
    (2)请自选角度赏析“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组卷:37引用:4难度:0.6

六、作文。(5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初中所学的课文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启发:杨振宁的《邓稼先》让我们明白,人贵在爱国:杨绛的《老王》让我们明白,人贵在友善;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让我们明白,人贵在敬业;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行》让我们明白,人贵在诚信……同学们,其实,无论是书本上还是生活中,你们对此都会有自己的经历、感受和体悟。
          请以“人贵在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3)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5)不少于600字:(6)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28引用:6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