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5/1/5 7:30:2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
1.文学类文本阅读。
初冬之歌
马木元 ①虽说时间已进入冬季,但今年的冬天仿佛特别留恋秋天那一抹金黄,迟迟不肯进入冬的世界。太阳就像一位初上花轿的小媳妇,扭扭捏捏的,时而露出半截身子,洒下一抹金辉;时而躲进云层,送来一抹清寒。让人回味着秋的悲凉、冷落与萧瑟。
②群山显得更苍翠了,松柏换上了那一身身坚毅的绿色,把山林点缀得威猛严肃。漫山遍野的花柳木把那原本青绿的叶子着上一缕金黄,在秋风这位美容师的精心打扮和设计下,打起了美丽的褶皱,漫天飞扬,给大地镀上了一层灿灿的沙金。
③枫树姑娘绽开了久违的笑容,将红色的连衣裙尽情地摇摆,嫣红的脸上不时挥洒出两行清泪,把一片片火红的叶子抛撒在淡淡的天空。逗乐了正在闹腾的铁甲木,它把青绿的叶子涂上一层金色的颜料,远远望去就像春天里那一簇簇金色的水仙欣然怒放。低矮的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红艳艳的果实,像集市上葫芦架上插满的一串串酸溜溜的熠熠生辉的冰糖葫芦。这黄的叶,红的果,苍绿的树,把山林染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彩画。
④田间地头,金黄的冬菊绽开了一张张太阳般的笑脸,万花朵朵分外妖娆,和着煦暖的阳光,让原本冷酷的冬季也燃起遐思,再加上枯草下那刚刚冒出的一丛丛嫩绿的小草,给庄严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春天的浪漫。
⑤轻拈一朵冬菊,嗅着那浓浓的花香,让阳光打开心灵的窗扉。陶醉在冬的空旷中,漫步在宽阔的马路上,与三三两两穿行的人群并行、疾步,领略冬的轻捷。
⑥山坡上那一丛丛翠绿的竹林中传来几声犬吠,使你不得不驻足凝望。粉墙琉瓦下一串串白色的玉米棒子和鲜红的柿饼,撩拨了你的眼球。家家户户的蚕架早已一溜儿摆在了院中,上面放满了蚕箔,不过里面装的不是蚕,而是红艳艳的薯条。一群喜鹊围着它喳喳直叫,偶尔叼起一根薯条,停落在掉了叶子的柿子树上,让冬天多了一份淘气。
⑦远处叮叮当当的马蹄声打破了你的思绪,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从朦胧的薄雾中走来,随后是羊群咩咩的合唱曲。摩托车的滴答声给这冬的盛会又谱写了一首华丽的篇章。
⑧初冬,它总是用梦幻般的笔给大自然来一幅写意画;初冬,它总是用大自然有节奏的音符为世界谱一曲雄浑的歌。初冬是神奇瑰丽的,它让世界在沉寂中活跃起来,赋予人们纯洁与健康的心灵,给人以希望……
(选自散文在线网,有删改)(1)作者笔下的初冬有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事物表现这些特点的?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①今年的冬天仿佛特别留恋秋天那一抹金黄,迟迟不肯进入冬的世界。(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低矮的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红艳艳的果实,像集市上葫芦架上插满的一串串酸溜溜的熠熠生辉的冰糖葫芦。(体会句中修辞的表达效果)
(3)本文采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请帮助小林同学完成读书笔记。角度 例句 视觉 田间地头,金黄的冬菊绽开了一张张太阳般的笑脸,万花朵朵分外妖娆。 ① 轻拈一朵冬菊,嗅着那浓浓的花香,让阳光打开心灵的窗扉。 听觉 ②
甲同学:初冬,它ˇ总是ˇ用梦幻般的笔ˇ给大自然来一幅写意画;初冬,它ˇ总是ˇ用大自然有节奏的音符ˇ为世界谱一曲雄浑的歌。
乙同学:初冬,它总是ˇ用梦幻般的笔ˇ给大自然来一幅ˇ写意画;初冬,它总是ˇ用大自然有节奏的音符ˇ为世界谱一曲ˇ雄浑的歌。
你赞同
(5)选文除了富有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初冬的思考。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初冬是神奇瑰丽的,它让世界在沉寂中活跃起来,赋予人们纯洁与健康的心灵,给人以希望……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2.文学类文本阅读。
长成最棒的自己
杨利伟 ①今天,有机会来与孩子们聊聊天,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孩子们总是让我想到“单纯”“真诚”“美好”“希望”这些最温暖的词语。当我想要跟孩子们分享一些什么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孩子们也许会觉得,杨利伟叔叔都登上太空了,一定是一个勇敢的人。但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很腼腆,也很胆怯。过年的时候,外面放鞭炮,我会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我的父亲见了,就开始带着我去登山、去河里游泳、去野外爬树摘果子。渐渐地,我对户外运动有了兴趣,爱跟小伙伴们玩在一起了。童年的游戏里,我最喜欢溜冰与游泳,我玩儿得都很好,直到现在,它们都还对我产生着影响。
②回想起来,父亲那时候是在有意地锻炼我,塑造我的性格,强壮我的体魄。我认为,这些成长经历为我的身体、思维、行为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变得喜欢亲近大自然,对未知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并且养成了敢于行动、敢于尝试的习惯。甚至于,在多种游戏与运动中,我锻炼出了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③我小的时候,人们生活水平还不高,孩子们只能接触一些连环画,看一看露天的电影。就是通过这些渠道,我看了《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很多革命故事片,心灵受到了很大触动。那些主人公的传奇故事让我无限向往。尤其是《铁道游击队》,我看了很多次,那里面的大队长刘洪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英雄人物。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跟伙伴们站在铁轨边,看着火车从眼前缓缓驶过,我心里想,要是有一天自己也能驾驭这个庞然大物,一路呼啸,奔向远方,那该有多么了不起!
④我的家乡有一个海军机场,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当年我们学校和部队搞军民共建活动,排了个小节目去机场演出,名叫《小小飞行员》。我穿着小飞行员的服装,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演出后,我们被安排去机场看飞行。我看到银色的飞机腾空而起,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又看到飞行员们穿着飞行衣,戴着飞行帽,从飞机上走下来,精神抖擞,心中既崇拜又羡慕。从那以后,机场上方的天空就成了我特别关注和神往的地方。
⑤我常常站在家门口,仰望机场的天空,看很久都不觉得累。那儿常常有飞机飞过,还有飞行员练习跳伞。飞行员跳伞的时候,雪白的降落伞徐徐飘荡,我的心也跟着徐徐飘荡。落哪儿了?伞落到什么地方了?我觉得我的心都被飞机和蓝天给带走了。就这样,我的火车司机梦慢慢变成了飞行员的梦,我一生就追着这个梦想奔跑:先是当空军飞行员,再是当航天员。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把自己的梦想与爱好,与国家、民族的事业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了,这对于我来说,真是太幸运了。
⑥航天员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常常要面对困难与挫折。有时候,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也会气馁,也会伤心。但是,我不会让这种情绪在心中存留过长时间,我很快就会收拾心情,继续投入训练。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与挫折后,我摸索到一条规律:当一件事情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快接近成功了。亲爱的小朋友们,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小,有的大。但是,这些困难一点儿都不可怕。当一个人勇敢地去面对困难,认真地去了解困难,想尽办法地去战胜困难,他实际上就踩着这些困难,一步步走向了成功,一步步接近了梦想。所以,困难是什么呢?困难就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推动我们实现梦想的助力。
⑦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是他生命的基石,他后来的人生怎么走,一般都能在小时候的生活中找到源头。小时候培养了什么爱好,树立了什么理想,会对他的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大后如果有机会,他就会去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并从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我衷心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培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锻炼对困难挫折的挑战勇气,长成一个最棒的自己,大家一起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
(选自2022年6月9 日《人民日报》)(1)杨利伟在这篇文章中同孩子们分享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仿照文中第⑥段画线例句,续写一个句子。
困难是什么呢?困难就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3)结合文章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在杨利伟和莫顿•亨特的父亲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4)读完此文,同学们围绕“怎样才能长成最棒的自己”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也来发表一下看法。组卷:14引用:1难度:0.3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
3.古代诗歌阅读。
剑门道中遇微雨①
陆游
衣上征尘②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③是诗人未④?细雨骑驴入剑门。【注释】①本文写自诗人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成都,任成都安抚司参议官的途中。②征尘:旅途中衣服所蒙的灰尘。③合:应该。④未:表示发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通过诗人“征尘杂酒痕”形象,可感知其难忘征战生活,可窥见其内心的遗憾和无奈。
B.第二句中“无处不”既“处处都”,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
C.第四句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作结,写出了诗人蒙蒙细雨中骑驴入剑门关时闲适自得心情。
D.全诗构思新颖,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的情怀。
(2)诗人以“此身合是诗人未”自问、自嘲、自叹,可见“入蜀”并非所愿。请结合下面诗句探究陆游此生所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组卷:26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
8.成果展示。
李华和王力同学要参加“阅读成果展”中的“美文诵读”“演讲比赛”两个项目,下面是他们的参赛稿,请你帮他们修改,做到字音正确、用词精准、语句通畅、表意清楚。
【朗诵稿】
秋魂
刘增山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题记
秋实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___;
不是雨,___;
不是光,___;
不是热,___。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秋味 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
苹果说:秋是香的,不信你闻闻;甘蔗说:秋是甜的,不信你尝尝;槐籽说:秋是苦的,不信你嚼嚼;秦椒说:秋是辣的,世上的人没有不知道;红果说:秋是酸的,连山里的石头都晓得……
真是众说纷纭,(①)。
秋天笑了笑说:你们的见解对一半错一半,我是香的,又不单是香的;我是甜的,又不只是甜的;我是苦的,又不光是苦的;我是辣的,也不全是辣的;我是酸的,更不尽是酸的。在我的收获里,充满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
秋土 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则是诚实的,它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
秋说: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
【演讲稿片段】
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xīn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②);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耳濡目染,(③)。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教,下重文治,开创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当然,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读书种子”需与实践“沃土”紧密结合,方能(④)壮苗,结出shuò果。
(1)李华的朗诵稿中有两个字音读不准,王力的演讲稿中有两个字不会写,请帮他们选出正确的读音和汉字A.温馨(xīn) 萌生(méng) 薪火相传 ④硕果 B.温馨(xīng) 萌生(móng) 薪火相传 ④朔果 C.温馨(xīn) 萌生(móng) 新火相传 ④朔果 D.温馨(xīng) 萌生(méng) 新火相传 ④硕果 A.①各执一词 ②源远流长 ③潜移默化 ④养育 B.①各抒己见 ②源远流长 ③潜滋暗长 ④养育 C.①各抒己见 ②生生不息 ③潜移默化 ④孕育 D.①各执一词 ②生生不息 ③潜滋暗长 ④孕育
A.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教,下重文治,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B.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C.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重文治,下推文教,开创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D.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重文教,下推文治,开创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4)下列语句填入原稿《秋实》中,你认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不是风,___;不是雨,___;不是光,___;不是热,___。
①我怕早已苍白了
②我怕早已霉烂了
③我怕早已憔悴了
④我怕早已干瘪了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组卷:18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5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劳动、美育等课程中汲取知识、涵养德性;我们在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的课后服务项目中锻炼能力、塑造性格……我们度过了快乐而又美好、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少年时光,我们渐渐长成少年应该有的模样。
请以“少年的模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不少于500字。组卷:7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