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八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9 4:0:8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315引用:11难度:0.9
  • 2.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食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23引用:4难度:0.6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91引用:7难度:0.8
  •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组卷:62引用:38难度:0.9
  • 5.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就此说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组卷:459引用:17难度:0.7
  • 6.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7.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组卷:64引用:7难度:0.8
  • 8.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①发光,放热
    ②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③有气体放出
    ④有能量的变化
    ⑤有其他物质生成

    组卷:59引用:1难度:0.8
  • 9.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

    组卷:43引用:22难度:0.9
  • 10.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8引用:10难度:0.6
  • 11.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0引用:9难度:0.7

四、实验题

  • 3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数字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在管口处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4)将装置B和E连接进行上述制取氧气实验,实验结束时
     
    (填字母),目的是
     

    A、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B、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5)证明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已满的操作是:将
     
    ,观察现象。
    (6)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气泡
     
    冒出时即可收集氧气。
    (7)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气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8)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5.肖肖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有哪些?
    【提出假设】
    假设1:催化剂的种类
    假设2: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假设3:温度
    【试验探究】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比较反应的快慢,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1g催化剂 时间/s
    1 20 5% 40 二氧化锰 37
    2 20 10% 40 二氧化锰 14
    3 20 5% 40 氧化铜 b
    4 80 5% 40 二氧化锰 29
    (1)通过对比实验1和2,得出的结论是
     

    (2)通过对比实验1和3,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强的实验依据是
     

    (3)通过对比实验
     
    ,得出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4)实验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拓展延伸】在试验3探究中,肖肖将注射器换成了压强传感器,测出了实验过程中装置中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图(如图)。实验过程中,学生触摸锥形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至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的温度慢慢趋于常温。
    (5)实验中,过氧化氢反应结束是在
     
    (填字母)点。
    (6)图中,CD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