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5 14:0:1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对应位置。相信你一定能有最准确的判断)

  • 1.“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下图是某中学给初二学生设计布置的“十•一假期”作业清单。完成以下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连续观看三天新闻联播
    作业3: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
    ①深入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②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④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组卷:14引用:7难度:0.5
  • 2.除了传统的消费、娱乐领域以外,互联网在金融、医疗等新兴领域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推动网民生活的进一步互联网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3.某中学放学时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和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极易引发争执、冲突。这说明(  )
    ①日常生活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
    ②只有秩序才能够避免混乱、化解矛盾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维护良好的秩序需要人们遵守规则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4.下列名言与知识点匹配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5.当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正确呼救、求助成年人或依法进行正当防卫
    ②机智灵活主动反击,奋起与歹徒作殊死搏斗
    ③面对生命和财产的两难选择时首先保护财产
    ④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保全证据,及时报警

    组卷:17引用:4难度:0.7
  • 6.小明是爸爸妈妈的儿子、是某中学八(1)班的学生、是班上的英语科代表,还是小强的同桌……小明拥有的多重身份说明(  )

    组卷:14引用:5难度:0.8
  • 7.2021年9月20日-10月20日,南京市民可以登录“我的南京”APP,在民生实事建议征集栏提出自己的建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互联网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之一
    ②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互联网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互联网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组卷:16引用:5难度:0.7
  • 8.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个字提醒我们在医院里要遵守的秩序是(  )

    组卷:18引用:11难度:0.7
  • 9.如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尊重他人需要(  )

    组卷:6引用:6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8小问,25分,请你认真阅读题目,仔细分析,回想课堂教学时的思路,选取你认为最为恰当的知识点,作为答案的要点并把答案准确地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对应位置)

  • 27.材料: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开幕式当晚共有7万人参加,包括表演者、运动员、观众、技术人员、安保、其他工作人员和官员等人。开幕式结束后,现场观众和工作人员为当晚表演节目的演员点赞、喝彩,并主动自觉带走场内垃圾,有序离开。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学会“观赏之礼”,做文明有礼的好公民。
    (1)请你说说做文明有礼的好公民有何重要意义。​
    (2)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公民?

    组卷:17引用:2难度:0.3
  • 28.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请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一:2022年11月3日,一无人机未经任何审批手续,在苏南硕放机场经一路附近黑飞。该无人机严重干扰了机场安全生产运行,该无人机飞手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
    案例二:15岁的魏某在同学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常带他去餐馆吃喝,去电子游戏厅玩。不久,王大哥成了魏某的好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对魏某说:“有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某手拿木棒,朝那人头上一棒,导致其头部重伤。魏某因触犯《刑法》被判刑三年。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横线上的正确答案。
    (2)上述案例中,哪个行为是犯罪行为?(写出案例序号即可)
    为什么是犯罪行为?
    (3)结合上述两个案例,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组卷:6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