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考语文测评试卷(4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属于科学,最简单的判定方式就是看它是否建立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中医之所以不属于科学医学,就在于它的经验判断和理论陈述都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有人以为,中医的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诸如太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少阴之类的概念在经验世界是不存在的。也有一些概念,表面上看似乎存在某些经验基础,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它们脱离经验世界很远。药性的“五味”(辛、甘、苦、咸、酸)和“四气”(寒、热、温、凉)表面上看很有些经验的味道,其实它们不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任何解析。另有一些表面上看属于经验世界的存在,但它的描述方式却不具有任何经验性,而且描述也不精确。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的“脉诊”方法。这种描述不精确,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的“诊脉”方法。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中医断言为一种经验医学。
此外,中医也完全不是理性医学。理性科学以完全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表面上看,所有被完全形式化的概念只存在于理性思维领域,远离经验世界。可是,几乎所有的理性概念都具有经验的可还原性。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中医概念达到了这样既高度抽象,又可做经验还原的理性思维境界。
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医的非科学特征,我们不妨以《黄帝内经》中关于水肿病的论述为例,岐伯的医理中引起中医学者最大兴趣的莫过于“缪刺疗法”。
人若有水肿病,可判断为“肾俞积阴”。按照“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的缪刺原则,左边水肿刺右边,右边水肿刺左边,一直刺到“见血立已”。可是,水肿病人基本上是左右俱肿或全身浮肿的。如此,如何才能“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呢?至于“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之类的医疗措施,则没有任何明确的操作含义。它是不是巫术,我们姑且不去妄加断言,但至少它为江湖医生施行巫术留下了一个广泛的空间。
直到1898年,英国生理学家斯大林描述了作用于毛细血管膜的水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之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水肿是因为这两种力的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的。细胞内外钠离子含量的变化最有可能破坏这种平衡。这也是西药医生劝告水肿病人少吃盐的科学依据所在。至此,关于水肿的认识才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因此,以尊重科学的名义,我们有理由告别因果关系和原理关系都不明确的中医中药。
(摘编自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
材料二:
“中医伪科学论”认为,中医的经验判断,没有反映客观的因果关系;中医的理论陈述,没有概括出“明晰可靠的原理”,所以中医不是科学医学。
其实,中医学的经验判断所反映的病因与疾病、治疗与疗效、养生与健康之间许多真实的因果关系,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如伤寒发热、麻黄平喘、行气强身等等;中医学的理论陈述所概括的许多自然原理,是任何人都不可违背的,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等。当然,决不能认为,也不能苛求中医学所有的经验判断都反映了真实的因果关系;决不能认为,也不能苛求中医学的所有理论陈述都明晰可靠地概括了自然原理。如果把“中医伪科学论”者所说的“明晰可靠”绝对化,并以之作为是否属于科学的“最简单的判断方式”,那么,包括科学哲学家们用哲学理论研究的实证自然科学在内,世界上没有任何知识体系可以称作科学。“中医伪科学论”者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三阴三阳说,是引入医学领域的哲学阴阳学说在阴阳定量方面的一种发展,这类高度抽象的概念,就像“历史文献”讲到“中医不是理性科学”时所举的“点”一样,表面上看只存在于理性思维领域,远离经验世界,可是实际上具有经验的还原性。四气五味的概念最初都是可以直接感觉的经验,后来作为药物性质和作用的分类范畴,获得了一定的抽象性,如药味的“苦”,就不再局限于“尝之口苦”的经验特性了。中医的脉诊的确是一种繁难的技术,绝非蜻蜓点水般翻阅几页脉书便能理解其中的真谛。历代医书对脉象的论述,种数不一,并非都是罗列了14种病脉,而对正常脉象却大多有明确的记载,所谓“平脉”“常脉”,即是正常脉象;“有神”“有胃”“有根”,都是对正常脉象特征的表述。只可惜,科学哲学的教授对此好像从无所闻。
至于“开鬼门,洁净府”句子的理解,学过《内经》的人都应知道:“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利小便。发汗、利小便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体现着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怎可说它“没有任何明确的操作含义”?怎么能视为“姑且不去断言”的巫术?更怎么能妄言“至少它为江湖医生施行巫术留下了一个广泛的空间”?“开鬼门”的“鬼门”是“汗孔”,“鬼门”的“鬼”,古通“魄”,万万不可一见“鬼”字,就像见到了鬼!
(摘编自王振瑞、李经纬《两种错误的中国医学史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判断中医不是经验医学的主要理由是中医对如“脉诊”等经验方法的描述既不精确,描述方式也不具经验性。
B.虽然远离经验世界的被完全形式化的概念只存在于理论思维领域,但它们几乎都具有经验的可还原性。
C.材料二认为不能把“明晰可靠”绝对化且以此作为一门理论是否属于科学的“最简单的判断方式”。
D.材料二认为“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方法有效,有明确的操作含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是巫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如果一种理论建立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它就属于科学,但中医的经验判断和理论陈述都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B.根据材料一,按照“以左取右以右取左”的缪刺原则,岐伯的“缪刺疗法”无法治疗左右俱肿或全身浮肿的水肿病人。
C.西医认为,一旦细胞内外钠离子含量发生变化,作用于毛细血管膜的水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就会失去平衡而引起水肿病。
D.为了加强批驳效果,材料二多用如“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等全称判断和“怎可说”“怎么能视为”等反问来加强语气。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体有热毒,需服用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四花花蕊的粉末和雨、露、霜、雪等调和而成的冷香丸。
B.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患有水肿病,两位名医开方用药很是特别,用的药引子也新鲜古怪,有冬天成对的蟋蟀、冬天的芦根、平地木十株等。
C.对于新冠肺炎,中医运用温病学等理论去解释和治疗,此病归属于中医的“疫病”范围,中医对于其理法方药都有一套完整的论述。
D.《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金线给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诊断他的病是由惊恐忧思引起的“双鸟失群”之证,并用乌金丸治愈了他的病。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请分析材料二如何对材料一的“中医伪科学论”进行批驳的。组卷:14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姚青苗先生的“典型文案”
散木 关于姚青苗,一位中文系的校友写道:“姚先生代外国文学,是我们临猗老乡,满口晋南话,满头白发,带着深度近视眼镜。他身躯高大,虽驼着背但绝不低头。姚先生讲课非常容易陶醉其中,尤其是讲俄国文学,嬉笑怒骂,表情丰富,一会声大如雷,一会慢声细气,声大到震耳,声细到无音。听他讲课,就像过去在农村看戏,观众听不清唱词,为演员的忙乎而憨笑;演员以为观众看得动情,所以演唱得更为卖力。如此这般,形成一种另类的互动。后来才知道,姚先生耳背,自己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所以也就很难控制声音的大小。”
姚老先生即姚青苗,原名姚玉祥,1915年出生于山西临猗,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同年加入“左联”,1938年赴延安“鲁艺”学习。
姚青苗于抗战前后曾任多种文艺报刊的主编,如在运城、太原、西安、北平、上海、武汉、重庆、昆明等地。前“创造社”成员郑伯奇就和他与李尤白等在西安成立有“新风文艺社”的社团(山西闻人景梅九任社长),他还主编有《骆驼文艺》;北平时期,他创办过曾经闻名的《雪风》刊物,后来一些大型的文学辞书也都有相关的记录。至于彼时他的创作,如《中条山的杜鹃花》《乌鲁木齐的夜》《黄河的激流》《基地风景》等许多中短篇小说、散文、文艺随笔等,也可谓丰盈。因此,当新中国成立后,他无可争议地成为山西的一位著名老作家,曾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的文化会,并曾当选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等,这个十六岁时开始从事文学的资深作家,曾经在山西拥有过显赫的声誉。
母校在2002年校庆一百周年时,为姚老先生出版了一部《青苗五十年文论》,书中收集了先生晚年的八十余篇文学专论。姚先生晚年是以文艺理论家知名的,在“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下,他以生理上的“半聋人”而振聋发聩,写了许多漂亮的文章,比如在《赵树理散论》一文中,他谈到“建国30多年来,我们文艺界的经验和教训是很多的,但其中一条很重要,就是他们不能和全国人民站在一起,不能忠诚地深切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看来是个最平凡最实际却最重要的问题,是评价和衡量我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标尺之一,如果没有这一点,其它便很难谈到”,有力地回答了何以新文学运动前后的辉煌和衰落如此刺目的问题。
姚先生第一篇小说《涛》,是芦焚(师陀)介绍给靳以发表的,《涛》是写实作品,描写监狱生活,记述革命青年“小俞”在深夜临刑时因误穿了同室难友的鞋子而将自己的鞋子留了下来,后来青年难友穿着牺牲战友的鞋子,由物及人,非常想念这个已被敌人杀害的同志。当年靳以看了这部小说,受了极大的感动,遂将之发表在1937年的《文丛》8月号,这样的作品,其意义超过了文学本身,着实是值得传世的,然而如今我寻遍了“豆瓣”等几乎所有搜索书籍的网站,一概都没有姚老先生的著作了,这也验证了有人曾说过的话:凡是已逝世的学者,只要没有弟子、没有子女(有但子女无暇及此,或者子女不涉猎其学科,所谓爱莫能助),那么,他就注定是寂寞的了。
姚老先生生前曾自诩藏书是“山大第一”,然而先生没有子女,其藏书今归何处?思之不禁惘然。查索“孔夫子旧书网”,见有人曾拍卖过姚老先生的一封信件,那是他生前给北京语言学院编辑《中国文学家辞典》一书时对“作家情况调查表”的回函,他说:称之为作家,他是“汗颜”的,他“只是青年时代有文学涂鸦的经历,又不是党员,虽然解放前曾是文协会员,1947年北平又曾协助全国文协北平分会马彦祥工作,联络作家徐盈、子冈、俞平伯、王冶秋、丁易、荒芜等,此后赴华北大学文艺研究室工作,1949年夏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化会,成为全国作协会员,当年秋天返回山西,为山西文联成员,后又当选为副主席,1957年在反右运动险些被打成右派,被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当然被撤销了副主席一职,此后即在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这样的经历,其实不仅是姚老先生,着实不知凡几,所以,研究姚老先生,也是一个“典型文案”了。
文本二:
《典型文案》是一部描述1949年以后的三十年中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名案例的研究著作。是一部理路谨严、具有思辨光芒和智慧含量然而又文采斐然的作品。1949年以后,中国当代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非常严重。过去研究作家作品的成败,一般从其自身找原因,而在当代,必须从社会总体找原因,其自身原因退居次要乃至微不足道。因此当代文学史不是一部缘创作而延续的历史,而是一部随时被它外部的强大社会现实因素所牵制、影响和操纵的历史。从特殊性言,当代文学史不是作家史,不是作品史;是事件史、现象史和问题史。因此,《典型文案》和以往对文艺和文艺史的研究都强调主体性,把作家艺术家的才能、性情、修养视为原动力不同;它把对当代文学史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关系”的发微、辨析和阐释上。当代文学史上存在一些集中反映了当时文学境状的典型人物,还有桩桩件件交织着错综关系的文学史案例。分析它们,品味它们的诸多细节,成了《典型文案》主要的内容。这本书,是关于新中国六十年当代文学的一份“档案”。其中,无论对人、事、史,均致力于考辨梳拢,抉微索隐,陈其概要。
(选编自李洁非《典型文案》内容简介)(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青苗讲课情感饱满,表情丰富,文章借学生之口既交代了他的独特的授课方式,也侧面烘托了他的教学魅力。
B.姚青苗思想进步,加入“左联”,在很多城市主编过多种文艺报刊,这应该夯实了他创作基础。
C.这篇散文着重介绍姚青苗的创作,认为他的作品有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各大书籍网站也就搜索不到。
D.这篇散文描写姚青苗,主要记叙他的一些事迹和语言,刻画了一个有思想而又谦逊有才的作家形象。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青苗五十年文论》收集了姚青苗晚年的文学专论,《赵树理散论》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篇,主张文学要反映真实的生活。
B.姚青苗的小说《涛》故事真实感人,先后感染了芦焚和靳以,芦焚就把它介绍给靳以,靳以则将它刊发在《文丛》上。
C.姚青苗给北京语言学院写的回函竟然被人拿到网络上去拍卖,这是因为这封信是著名作家的作品,的确可以卖很多钱。
D.《姚青苗先生的“典型文案”》中的“典型文案”的意思是,姚青苗是一个可以反映当时文学境状的典型人物,值得研究。
(3)李洁非创作《典型文案》,以独特的方式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典型文案》与众不同的研究特点。
(4)某班级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欲讨论“为什么姚先生可以成为‘典型文案”这个问题,请结合文本列出讨论要点。组卷:26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光之轮驶入2021年。在彼此对未来的祝福中,① 。以运动为健康加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就像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打球、跑步、滑雪……痛快出身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欢乐,为美好生活写下生动注脚。
无数这样普通的生活场景,也是在垒筑起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基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之路,② 。
回首笼罩在新冠病毒阴影下的2020年,体育在其中留下了特别的印记。③ ,一些体育赛事和活动被取消或延期,但人们的健身健康意识也被空前激发。线上马拉松是应变之策,但参与者的踊跃却为智慧体育打开了主动作为的想象空间;“云健身”并不缥缈,只要看看流行的健身软件里汇聚起成千上万的爱好者,就不难感受到蕴含其中的勃勃生机。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单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组卷:5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李大钊:“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2)共产党员王会悟在《“一大”在南湖开会的情况》的回忆文章中,记录了100年前那个夏天嘉兴南湖会议的7个小时。在那个平常的下午,这些平均年龄为28岁的青年人庄严起立,在摇橹声中低沉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从此一叶扁舟从南湖出发,乘风破浪、劈波前行,驶过了100年的时光。这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
(3)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国兴中学将举办“传承红船精神,谱写青春华章”的主题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5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