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16 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
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与化学有关。下列活动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2.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14引用:4难度:0.7 -
3.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89引用:8难度:0.7 -
4.2023年8月,河北涿州发生水灾,引起当地水质变化,下列有关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5.如图为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6.“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探究:
【回顾历史】
(1)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优化,分别用红磷、铜粉等进行实验,在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的前提下,将氧气转化为固态的化合物,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重温教材】
(3)某同学分别用如下两种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的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4mL 36mL 24mL
④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是
A.加热时间太长
B.铜粉太少
C.推拉注射器次数太少
D.读数时气球内仍留有气体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创新实践】
(4)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采用红磷为反应物,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内的气体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水面大约上升至集气瓶刻度
②结合乙图曲线,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17.如图是某品牌牙膏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成分单氟磷酸钠(化学式Na2PO3F)是牙膏的主要添加剂,实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达到0.7%~0.8%时,防蛀牙的效果较好。
(1)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2)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蛀牙的效果。组卷:9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