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学艺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发布:2024/11/12 21:30: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
1.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组卷:591引用:84难度:0.9 -
2.我国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氢是有( )
组卷:654引用:154难度:0.9 -
3.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组卷:32引用:9难度:0.9 -
4.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组卷:885引用:52难度:0.9 -
5.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组卷:45引用:7难度:0.9 -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65引用:154难度:0.9 -
7.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G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图象中能反应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的关系的是( )
组卷:145引用:3难度:0.7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
8.如图所示,将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若不计空气的阻力,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受 力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该力的方向是 。
组卷:143引用:6难度:0.8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3大题,共18分)
-
24.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像。
①由图像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N。
②观察图像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像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Pa.(g=10N/kg)组卷:375引用:8难度:0.3 -
2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五”助力,“天和”巡天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是新一代运载火箭,它使用的是冷藏液氢、液氧低温燃料,液氢温度为-253℃,液氧为-183℃。在塔架上未起飞前,这些燃料在与外界空气接触时,火箭侧壁会冒出“白雾”,在“点火”口令下达后,质量达800吨的火箭拔地而起,火箭尾部发出又长又亮的蓝白色火焰,约490s后离开视野。将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后,末级火箭与核心舱分离,末级火箭再入大气层,与大气剧烈摩擦使火箭绝大部分烧蚀销毁。
进入预定轨道的天和核心舱使用的是大功率LT-100型霍尔电推系统,该设备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天和核心舱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钾太阳能电池翼,它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50%以上,而传统的晶硅电池只有20%左右,此外,砷化钾电池还具有很好的耐温性,在250℃高温下也能正常工作。天和号核心舱目前翼展长是13m,未来将发射升空的“问天”号和“梦天”号两个实验舱的太阳翼单侧翼展将达到30m。到那时,“天宫”号空间站的供电能力将达到100kW。
(1)火箭在塔架上未起飞前,侧壁冒出的“白雾”是由水蒸气 产生的;
(2)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搭载的天和核心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3)末级火箭绝大部分烧蚀销毁过程,火箭的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 ;
(4)“点火”发射时,使“长五”火箭起飞需要的最小推力大小为 N;
(5)建成后的“天宫”号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能的最大功率为 kW。组卷:92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