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上海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2020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74引用:15难度:0.5
  •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19引用:2难度:0.9
  • 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仰视读数为93.0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60.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组卷:87引用:4难度:0.7
  •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3615引用:238难度:0.9
  • 5.请你判断下面所列举的生活事实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
    (1)节日庆典燃放礼花;
    (2)汽车为人们交通提供便利条件;
    (3)五彩缤纷的硬塑玩具代替了原始的木制儿童积木;
    (4)当你走进麦当劳,各式冰激凌奶卷使你驻足;
    (5)“巨能钙”“盖中钙”“钙力奇”各种补钙产品纷纷问世

    组卷:918引用:19难度:0.9
  • 6.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组卷:941引用:17难度:0.7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7分)

  • 18.根据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2)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③→
     
     
    (填序号)。
    实验二:配制180g 10%的氯化钠溶液:
    (3)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⑤→
     
     
    (填序号)。
    (4)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的位置应在刻度线
     
    处。

    (5)若将配制好的180g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
     
    g。

    组卷:43引用:2难度:0.6
  • 19.碳铵哪儿去了?
    资料信息:
    A.碳铵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铵,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实验。
    (1)知识和技能储备:将粉末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方法是
     

    (2)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做出假设:
    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汽,发生了
     
    变化;
    ②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
     
    变化。
    (3)收集证据:(填写一下空的表格)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酚酞试纸变红 酚酞试纸变红
     
    生成
    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4)获得结论:
     

    (5)交流评价: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①仅仅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否严密?原因是什么?
     

    ②若碳铵加热有二氧化碳生成,能不能根据“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③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