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11 18:0:3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反应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

    组卷:173引用:4难度:0.8
  • 2.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人体细胞外液,其中Ⅰ、Ⅱ、Ⅲ分别表示生活在甲、乙、丙中的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4难度:0.7
  • 3.当面临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时,同学们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当人体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时,常会导致心律失常、胸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9难度:0.7
  • 4.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7
  • 5.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纤维的右侧给予适当的刺激后又恢复到静息状态,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6.《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科研人员将电子设备植入一名因脊髓受损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的病人的脊柱上,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植入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若该设备被关闭,他就无法完成想做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1引用:10难度:0.7
  • 7.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8.胰腺是人体重要的腺体,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分泌物可参与人体的多项生命活动。某同学通过研磨胰腺的方式提取和分离胰岛素结果失败。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5难度:0.7
  • 9.如图是血糖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器官,a、b代表相应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9难度:0.7
  • 10.某同学参加一场篮球比赛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6
  • 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5难度:0.6
  • 12.感冒可能使患者表现低烧、肌肉酸痛等现象,适当的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健康的恢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7难度:0.9
  • 13.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学工作者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吞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3引用:11难度:0.7
  • 14.下列关于免疫异常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 43.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
     
    中合成,这些部位可以利用
     
    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生长素。
    (2)如图所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mol•L-1,该浓度对芽的作用是
     
    ,这一事实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
     
    不同。
    (3)生长素浓度大于
     
    mol•L-1会抑制根的生长,小于该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4)生长素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运输生长素的蛋白质结构叫
     
    ,为该种方式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44.如图为某水池中的一个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水池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填具体生物名称)所固定的太阳能。
    (2)在这个食物网中,轮虫与鲫鱼的关系是
     
    ,黑鱼属于第
     
    营养级。
    (3)上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4)在食物链“绿藻→螺蛳→鲫鱼→黑鱼”中,若黑鱼的体重增加1Kg,理论上至少需要绿藻
     
    Kg。
    (5)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
     
    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组卷:5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