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18 20:30: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古代诗词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下列古诗诗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31引用:5难度:0.8 -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3.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组卷:68引用:15难度:0.9 -
4.在20℃时,25g水最多溶解0.3g的某物质,则该物质为( )
组卷:131引用:3难度:0.5 -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组卷:30引用:3难度:0.6 -
6.戴口罩是阻碍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密封性,口罩均放了鼻梁条,有的鼻梁条是铝合金的(如图所示),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26引用:8难度:0.6 -
7.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9引用:190难度:0.7 -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共计60分)
-
23.在t℃时,分别取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析出晶体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
(1)蒸发水之前,甲形成的溶液是
(2)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3)P点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t℃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相同温度,析出甲的质量小于乙
C.用固体乙配制50g 6%的乙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混匀
D.P点表示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5)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NaOH、H2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侯氏制碱的原理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NH4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可用
②60℃后,NaHCO3的溶解度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
(7)如图3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①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请填写错误操作序号
②若将错误更正后,进行实验,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③量取水时,应选用
④若将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E.C操作中发现一部分氯化钠撒在烧杯外边
⑤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NaCl溶液配制上述溶液,应取20%NaCl溶液组卷:158引用:3难度:0.9 -
2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东汉时期就大量使用铁制品,但是出土的铁器文物却比较少见,其原因是铁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nH2O,可知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
a.合金
b.单质
c.混合物
d.纯金属
(2)人体中铁的含量一般在4~5g,这里的铁一般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净水剂,主要用于池塘、水库消毒。其生产原理为:2FeCl3+10NaOH+3NaClO═9X+2Na2FeO4+5H2O,则X的化学式为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铁红(Fe2O3)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其生产流程如图1,反应均在氢氧化铁悬浊液中进行,氢氧化铁所起作用类似于催化剂。
(4)反应得到的铁红固体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洗涤的目的是
(5)该工艺生产铁红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三)铁触媒催化剂【单相碳化铁(FexCy)】组成分析触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单相碳化铁,工业单相碳化铁中常常含有铁单质。
资料:①Fe,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②FexCy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36.0g样品,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生成0.2gH2。
实验2:另取36.0g样品,按如图2进行实验。
表:装置A和B的质量变化装置 A B 反应前 300 400 反应后 m 408.8
(6)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
(7)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段时间氧气,其作用是
(8)装置C的作用是
(9)FexCy中,x:y=
(10)反思:若用空气替代O2进行实验,测得x:y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组卷:206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