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5/11/5 20:0:24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组卷:622引用:9难度:0.5 -
3.质量相等的A、B两实心物块,密度之比ρA:ρB=3:2,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物块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当两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FA与FB之比不可能的是( )
组卷:1398引用:11难度:0.5 -
4.如图所示,一上面开口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容器底部开一个小孔,水从小孔中流出。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组卷:708引用:4难度:0.5 -
5.如图,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小球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775引用:6难度:0.5 -
6.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组卷:337引用:4难度:0.7 -
7.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组卷:3158引用:40难度:0.9 -
8.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3引用:1难度:0.9 -
9.如图为正在比赛的赛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卷:157引用:37难度:0.9 -
10.把一个质量是0.5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5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 )
组卷:323引用:12难度:0.9 -
11.如图所示,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组卷:841引用:50难度:0.9 -
12.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在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浮出水面的过程中( )组卷:55引用:2难度:0.7 -
13.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 )
组卷:65引用:3难度:0.8 -
14.如图所示杠杆中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不计杠杆重力和摩擦)( )
组卷:481引用:7难度:0.5 -
15.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16.秋天树叶枯黄飘落在地面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
组卷:30引用:3难度:0.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7.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车里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 造成受伤。组卷:42引用:4难度:0.6 -
18.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当把物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N。
组卷:43引用:1难度:0.7 -
19.河南地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饮食文化在春节期间展现地淋漓尽致,炸春卷、煮饺子是各家各户必备的食品,为热闹的春节添上了浓浓的一笔,炸春卷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可以为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饺子刚入水时是沉底的,煮一会儿就漂浮起来,这是改变了(选填“浮力”或“重力”)而改变了沉浮条件。组卷:31引用:1难度:0.9 -
20.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图a中洗手池下的回水管应用了 的原理;图b装有水的塑料袋向外鼓出的原因是 。组卷:35引用:2难度:0.6 -
21.如图所示,是质量为20kg的超市购物车。某同学在超市选购商品的过程中,发现用力推一下购物车,车就会自己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购物车“自己向前运动”是由于购物车具有 ;若他在购物车内放入质量为15kg的货物后,购物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cm2,此时购物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g取10N/kg)组卷:431引用:4难度:0.8 -
22.2013年5月20日,美国南部地区遭遇巨型龙卷风侵袭。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入”物体是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大于外部空气流速,所以龙卷风内部的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外部压强;物体被“卷向”空中是由于受到一个向(填“上”或“下”)的合力。组卷:333引用:35难度:0.9 -
2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货物,已知货物重400N,每个滑轮重50N,若物体在10s内被提升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是 N,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m/s。组卷:68引用:2难度:0.6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2分,第25题和第26题各1分,共4分)
-
24.如图,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2的力臂L2和动力F1。
组卷:45引用:1难度:0.5 -
25.已知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质量m=6kg,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组卷:358引用:5难度:0.8 -
26.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将物体提至高处,用笔画线代替绳作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组卷:93引用:1难度:0.7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
27.2012年不少学校都用上了新型校车,如图所示,这种校车具有良好的刹车系统,请你就校车急刹车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组卷:135引用:5难度:0.7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
28.如图是小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他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在不同液体中:

(1)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物体在乙中所受浮力为 N;
(2)由 图可知,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甲、丙、丁图可知,浮力大小和浸没的深度无关,由甲、丁、戊图可知,浮力大小和 有关,由甲、丙两图可知物体的体积为 m3;
(3)戊图中液体的密度是 kg/m3。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29.小川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实验中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相同;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3)纠正错误后,小川发现三次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那么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4)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就越 (选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保持 ;
(5)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排序为 。
A.Δv甲>Δv乙>Δv丙
B.Δv甲=Δv乙=Δv丙
C.Δv甲<Δv乙<Δv丙组卷:34引用:4难度:0.5 -
30.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应将支架放在台面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再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杠杆上直接读取 ;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静止后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3)小明同学想能不能借助杠杆平衡测出一个小球的密度呢?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步骤:
①将小球挂在杠杆的A点,将钩码挂在杠杆的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重力忽略不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OB的长度l1;
③将小球浸没在水中(ρ小球>ρ水),当钩码移至点时 (选填“A”或“C”“O”),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用刻度尺测出 的长度l2;
⑤小球密度的表达式ρ小球=(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以及已知量ρ水表示)。组卷:52引用:1难度:0.5 -
31.小龙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测得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A、B液体初温相同,需要控制两种液体的 相同。
(2)加热6min,A液体吸收的热量 B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分析图乙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液体温度升高更少。
(4)从图乙中可知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组卷:45引用:1难度:0.5 -
32.小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择了同种材料制成的高度相同、底面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和圆锥体各一个,做了如下甲、乙两组实验,沙面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

(1)由 组实验可知,在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用 组实验可研究超载对路面的危害。
(3)通过甲、乙两组实验中的1、4两次实验,小旭同学想根据手压在桌角比压在桌面上感觉更疼来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4)生活中的感受与本实验探究的问题相近的是 。
A.烫手
B.勒手
C.冻手组卷:66引用:4难度:0.5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33题6分,34题10分,共16分)
-
33.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均为G,甲的边长a为3h,乙的边长b为2h。求:
①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
②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③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Δh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Δh。组卷:1125引用:5难度:0.3 -
34.如图,学生课桌质量为10kg,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m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10-3m2、质量为200g,容量为1L、装满水后水深为15cm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取g=10N/kg)求:
(1)水对塑料水杯底部的压强;
(2)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3)课桌对地面的压强。组卷:391引用:2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