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3 8:0:9

一、读•书(共12分)

  • 1.【书法  无言的诗篇】
    书法之美,美在点画,美在结构,美在章法,美在意境。一幅好的作品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2.古诗文名篇寄寓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反复诵读,认真体会。下面是小宇同学在“我爱古诗文”阅读分享会上的发言稿,请你帮他补全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
    一山一水,一诗一文,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吟诵,赋予了高山流水更多的情怀与哲思。
    (1)引“水”入诗文。水着月色,杜牧水边描摹“烟笼寒水月笼沙,
     
    ”,渲染凄清氛围;水化成泪,陈子昂登台悲叹“念天地之悠悠,
     
    ”,抒发惆怅之情;水凝成雨,赵师秀笔下“黄梅时节家家雨,
     
    ”,江南雨季别具闲情雅韵;水曲折回环,陆游笔下“山重水复疑无路,
     
    ”,农家的山水不乏哲思雅趣;水是乡情,岑参远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泪雨滂沱里奔涌着思念。
    (2)引“山”入诗文。靠山悟理,杨万里于崇山峻岭中吟出“政入万山围子里,
     
    ”,颇具人生智慧;杜甫登临泰山写下“
     
     
    ”,揭示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的道理;王安石在飞来峰上写下“
     
     
    ”,道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趣。

    组卷:0引用:2难度:0.5

二、读•思(共38分)

  • 3.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学校组织了“致敬航天梦•勇做摘星人”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时间
    1999年11月20日 “神舟一号”,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载着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飞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2011年11月3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完成了2次空间交会对接
    …… ……
    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
    2022年11月30日 “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_____
    2023年5月30号 “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五号”在轨轮换,开展试验,实施出舱活动。
    【活动一:了解航天历程】​
    (1)组员小智搜集到下面这段关于“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的文字,请你结合内容,将上面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14号”航天员乘组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15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这是中国航天第一次实现在太空中的会师。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活动二:致敬航天英雄】
    航天员杨利伟:
    我和我的战友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为国出征的豪迈,还原到我们内心当中,就是对家国的一种责任感和幸福感。
    航天员邓清明:
    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不备。
    航天员陈冬:
    飞向太空有各种未知和危险,但是在祖国利益面前,我们值得用生命去交换。
    (2)上面是组员小慧搜集到的航天员部分发言内容,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表达对航天员的敬意,请你也分享出你的评论。
    【活动三:品读经典名著】
    (3)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的珍珠》
    C.《沉没的大陆》
    D.《章鱼》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三、读•写(共70分)

  • 9.综合实践课上,班级开展了“民者,国之根也,重其食,爱其命”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材料一:食品安全风险类型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22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1.79%。其中农药残留占不合格样品的近五成。农药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直接污染,指直接施用农药造成食品及食品原料的污染。如给农作物直接施用农药制剂,给动物使用杀虫农药,粮食、水果、蔬菜等食品贮存期间为防止病虫害、抑制成长而施用农药。间接污染,农作物施用农药时,农药可残留在土壤中,可残留数十年。农药的微粒还可随空气飘移至很远地方,污染食品和水源。这些环境中残存的农药又会被农作物吸收、富集,而造成食品间接污染。在间接污染中,一般通过大气和饮水进入人体的农药仅占4%左右,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农药可达到90%左右。

    材料二:
    _____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材料三: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摘编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材料四:
    完善“学校集中用餐”制度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兼具教育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餐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
    (1)请根据材料二内容补写一个小标题,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标题在10字以内)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农药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两种方式。
    B.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中的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
    (3)在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围绕“民以食为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写下你的发言稿。
    链接材料:
          2023年第33届3•15晚会上,曝光了假国外香米,这里所看到的国外香米竟然跟国外没有任何联系,都是本地米加上香精所成,然后再经过精美的包装就变成误导消费者的国外香米。
    写作提示:
    ①结合文中材料和上面的链接材料;
    ②思路清晰;
    ③语言得体;
    ④不少于100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0.自觉可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最高奖赏,因为它能使我们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困境与抉择:因为自觉,我们不再纠结于路遇红灯时的等待是浪费时间;因为自觉,我们不再认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是人的自由;因为自觉,我们不再把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看作是自己的权利……但自觉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从不自觉走向自觉,需要生活来教会我们;也许是成功,也许是失败;也许是表扬,也许是批评;也许是鼓励,也许是打击;也许是挑战,也许是危机……那么,究竟是什么教会了你自觉呢?
          请以“______教会了我自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组卷:49引用:8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