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发布:2024/8/24 13:0:8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默写。
(1)
(2)山随平野尽,
(3)《黄鹤楼》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的诗句是:
(4)《使至塞上》中交代出行缘由和目的地的诗句是:组卷:5引用:1难度:0.8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 )像绯红的轻云,(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语段括号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2)语段画线句比喻的类型是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3)语段“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一句的修辞方法是:
(4)加点词语“标致”在这里的感情色彩是:
(5)语段中画线短语“樱花烂熳”属于
A.主谓短语
B.动宾短语
C.偏正短语
D.补充短语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45分)
-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
②或王命急宣
③飞漱其间
④属引凄异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课文先写三峡的山,后写三峡的水;写山是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B.“清荣峻茂”四字高度概括了三峡春冬之时“水”“树”“山”“草”四种景物的不同特色,语言简约凝练,富有表现力。
C.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两句都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
D.从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4)概括夏、春冬、秋三段时间内三峡之美的特点。
(5)作者先写夏水的目的是什么?
(乙)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迂回,虽途逗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迂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水经注•江水》)【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6)甲乙两文作者是
(7)课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
(8)乙文中“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8.写作。
生活中,老师的几句良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自然界中的某一处景致……都会感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切地感悟生活。
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以“启迪”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⑥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组卷:2引用:1难度:0.5 -
9.作文。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能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次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⑥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组卷: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