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发布:2024/8/21 12: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20题每小题2分,为单选题,21-25题每小题2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共55分。)
-
1.发菜是生长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固氮蓝细菌,具有独特的耐旱机制和固氮能力。下列与发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研究人员发现了锌金属的第一个伴侣蛋白ZNG1,它可将锌运送到需要锌的蛋白质处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1引用:25难度:0.7 -
3.幽门螺杆菌(Hp)可引发胃炎、慢性咽炎和口腔溃疡等消化性疾病,Hp产生的脲酶能将尿素催化分解为NH3和CO2。Hp可通过手、不洁食物和餐具等途径传染人,日常饮食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预防Hp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4难度:0.7 -
4.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层,在细胞膜的外面,细胞壁的厚薄常因组织、功能不同而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5.细胞核中富含热胁迫敏感蛋白,在热胁迫条件下其会发生错误折叠。为探究错误折叠蛋白的修复机制,研究者让融合蛋白L-G在细胞中表达,该融合蛋白分布在细胞核中,其中L是受热胁迫时易错误折叠的部分,G是能发出绿色荧光的热稳定部分。研究发现,融合蛋白在热胁迫条件下会错误折叠并进入核仁,若破坏核仁,错误折叠的蛋白将不能被修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7 -
6.口服药物进入小肠后常见的转运方式主要包括细胞间途径(图中A)和跨膜转运途径。跨膜转运途径分为被动转运(图中B)、摄入型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中C)及外排型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中D),OATP和P-gp是两种膜转运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7.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其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5 -
8.下列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8难度:0.7 -
9.人体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酶有多种,胰淀粉酶是其中一种。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据表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淀粉 淀粉酶 茶花粉提取液 5%芦笋丁 5%维生素C 淀粉酶活性相对值 甲 + + - - - 100% 乙 + + + - - 81% 丙 + + + + - 72% 丁 + + + - + 84% 组卷:43引用:5难度:0.4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
28.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乙表示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核DNA数和染色单体数,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
(2)图乙的①、②、③中表示核DNA数的是
(3)CD段形成的原因是
(4)图甲中处于图丙DE段的细胞是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9.2018年1月25日,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流程如图1所示,①~⑥表示过程,该动物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请分析回答:
(1)2001年,美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胚胎细胞核移植猴,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
(2)进行过程①时,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与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含有
(3)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
(4)图中过程⑤用到胚胎移植技术,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
(5)研究人员在确定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的作用时,做了两组实验,其中A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融合细胞,B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注入了Kd4d的mRNA的融合细胞,实验结果如图2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Kd4d的mRNA的作用是
注:X为融合细胞发育成的胚胎数;Y为囊胚数;Z为内细胞团数。组卷:8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