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
1.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文段一:
①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浩瀚与澎湃;②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③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____,一只小鸟的聒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袤与无边。④
文段二: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___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___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___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1)请将下面这句描写良好家风的名句用楷体书写在田字格里。
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pén wēi guā máo B.péng wěi guā mào C.pén wěi guō máo D.péng wēi guō mào A.阴晦 传播 恪守 规则 B.阴霾 传承 保守 规则 C.阴晦 传承 恪守 准则 D.阴霾 传播 保守 准则
A.①
B.②
C.③
D.④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82引用:1难度:0.7 -
3.学校正在开展“祈愿世界和平”语文专题实践活动,九(一)班的同学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一起来探究。
【材料一】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局势急剧恶化,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已在展开。飞机、坦克、导弹这些现代化武器,出现在了战场上,也带来了伤亡。据报道,在交火中,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已经出现士兵阵亡。此外,俄罗斯的攻击,还导致了乌克兰平民的伤亡……战争之下,更显和平的可贵。
【材料二】随着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展开,乌克兰境内安全风险陡然上升。中国驻乌克兰使馆提醒在乌中国公民,如无必要,尽量不要出行,如果确实需要开车长途旅行,可在车身明显处贴上中国国旗。据报道,在乌克兰多地,中国国旗已经脱销,因为开车出行时,只要车上贴中国国旗就会放行!
【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习近平《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致辞》(1)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讲述了俄乌战争的发生不止是士兵阵亡,还导致乌克兰平民的伤亡,人民最朴素的愿望是不希望发生战争。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国旗俨然成为了海外中国公民的护身符。
C.材料三中表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国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D.以上三则材料都是围绕“祈愿世界和平”这一主题,突出战争的残酷,和平才是全世界的愿望。
(2)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一张漫画谈俄乌局势,请介绍漫画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组卷:4引用:1难度:0.3 -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应珍惜和平,为图谋求国家富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请仿照例句仿写句子
示例:和平为光,世界为花,唯有以光育花,才可繁花似锦。
和平为土,世界为木,唯有
和平为组卷:28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与理解。(共52分)
-
11.文学类文本阅读。
买 书
朱自清 ①买书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烟一样。但这两件事我其实都不在行,尤其是买书。在北平这地方,像我那样买,像我买的那些书,说出来真寒碜死人;不过本文所要说的既非诀窍,也算不得经验,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来也无妨的。
②在家乡中学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一元。大部分都报效了一家广益书局,取回些杂志及新书。那老板姓张,有点儿抽肩膀,老是捧着水烟袋;可是人好,我们不觉得他有市侩气。他肯给我们这班孩子记账。每到节下,我总欠他一元多钱。他催得并不怎么紧;向家里商量商量,先还个一元也就成了。那时候最爱读的一本《佛学易解》(贾丰臻著,中华书局印行)就是从张手里买的。那时候不买旧书,因为家里有。只有一回,不知哪儿来检《文心雕龙》的名字,急着想看,便去旧书铺访求:有一家拿出一部广州套版的,要一元钱,买不起;后来另买到一部,书品也还好,纸墨差些,却只花了小洋三角。这部书还在,两三年前给换上了磁青纸的皮儿,却显得配不上。
③到北平来上学入了哲学系,还是喜欢找佛学书看。那时候佛经流通处在西城卧佛寺街鹫峰寺。在街口下了车,一直走,快到城根儿了,才看见那个寺。那是个阴沉沉的秋天下午,街上只有我一个人。到寺里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这股傻劲儿回味起来颇有意思;正像那回从天坛出来,挨着城根,独自个儿,探险似地穿过许多没人走的碱地去访陶然亭一样。
④在毕业的那年,到琉璃厂华洋书庄去,看见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才十四元。可是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来想去,只好硬了心肠将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猫皮)水獭领大氅亲手拿着,走到后门一家当铺里去,说当十四元钱。柜上人似乎没有什么留难就答应了。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样,领子小而毛杂——原是用了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的。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很费了点张罗。拿去当的时候,也踌躇了一下,却终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着将来准赎出来就是了。想不到竟不能赎出来,这是直到现在翻那本字典时常引为遗憾的。
⑤重来北平之后,有一年忽然想搜集一些杜诗。一家小书铺叫文雅堂的给找了不少,都不算贵;那伙计是个麻子,一脸笑,是铺子里少掌柜的。铺子靠他父亲支持,并没有什么好书,去年他父亲死了,他本人不大内行,让伙计吃了,现在长远不来了,他不知怎么样。
⑥说起杜诗,有一回,一家书铺送来高丽本《杜律分韵》,两本书,索价三百元。书极不相干而索价如此之高,荒谬之至,况且书面上原购者明明写着“以银二两得之”。第二天另一家送来一样的书,只要二元钱,我立刻买下。北平的书价,离奇有如此者。旧历正月里厂甸的书摊值得看;有些人天天巡礼去。我住的远,每年只去一个下午——上午摊儿少。土地祠内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地来往。也买过些零碎东西;其中有一本是《伦敦竹枝词》,花了三毛钱。买来以后,恰好《论语》要稿子,选抄了些寄去,加上一点说明,居然得着五元稿费。这是仅有的一次,买的书赚了钱。
⑦在伦敦的时候,从寓所出来,走过近旁小街。有一家小书店门口摆着一架旧书。上前去徘徊了一下,看见一本《牛津书话选》(The book-Lover's Anthlogy),烫花布面,装订不马虎,四百多面,本子也不小,准有七八成新,才一先令六便士,那时合中国一元三毛钱,比东安市场旧洋书还贱些。这选本节录许多名家诗文,说到书的各方面的;性质有点像叶德辉氏《书林清话》,但不像《清话》有系统;他们旨趣原是两样的。因为买这本书,结识了那掌柜的;他以后给我找了不少便宜的旧书。有一种书,他找不到旧的;便和我说,他们批购新书按七五扣,他愿意少赚一扣,按九扣卖给我。我没有要他这么办,但是很感谢他的好意。
(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时 间 买 书 故 事 在家乡中学的时候 每月的零用钱都用来到广益书局买杂志和新书;① 到北平上学 秋天下午一个人去鹫峰寺买佛学书。 毕业那年 ② 重来北平之后 搜集杜诗,一家小书铺给找了不少,两本《杜律分韵》价格悬殊;③ 在伦敦的时候 ④ 从作者的买书经历中,我发现了(至少写出两点):
⑤
在家乡中学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一元。大部分都报效了一家广益书局,取回些杂志及新书。那老板姓张,有点儿抽肩膀,老是捧着水烟袋;可是人好,我们不觉得他有市侩气。
(3)第4段中说“我”当紫毛大氅的时候“也踌躇了一下”,请根据语境,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20字)
(4)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
(5)根据链接材料和文本,你从朱自清的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链接材料】朱自清: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虽然以散文名世,但他后来长时间在大学任教,讲授“诗选”“歌谣”“陶渊明诗”“新文学研究”等课程。著作除散文集外,出版有诗集《雪朝》,诗论《新诗杂话》《诗言志辨》,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文艺批评。组卷:14引用:2难度:0.3
三、作文。(共60分)从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作。
-
12.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内卷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如今,各种短视频平台上:英语考试前背单词叫内卷;期末去图书馆自习也叫内卷;晚上在宿舍的床上看书还叫内卷。努力的人承受着最恶意的刻薄,躺平的人却霸占舆论的顶峰。
请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完成写作任务。写作目的 文本类型 参考角度 任务一 交流、分享 记叙文 讲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关于“内卷”的经历和感悟 任务二 传递正能量 议论文 对“内卷”的深层次思考
(1)请围绕“内卷”这一话题,按要求,完成作文。
(2)明确写作目的和文本类型,可借助“参考角度”一栏进行构思,也可以另选角度。
【写作要求】
(1)自拟题目。
(2)符合文体特征。
(3)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不少于600字。组卷:29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