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三峡》2021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字词书写。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
    (2)自非
    (3)不见
    (4)至于夏水
    (5)沿阻绝
    (6)虽乘御风
    (7)哀转久

    组卷:139引用:2难度:0.7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略无
     

    (2)重岩叠
     

    (3)不见
     

    (4)沿阻绝
     

    (5)乘奔
     

    (6)素绿潭
     

    (7)绝𪩘多生怪柏
     

    (8)飞其间
     

    (9)林寒涧
     

    (10)引凄异
     

    组卷:23引用:1难度:0.8
  •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无
     
    重岩叠
     
    不见
     
    夏水
     
    沿阻绝
     
    绿潭
     
    𪩘多生怪柏
     
    其间
     
    引凄异
     
    泪沾
     

    组卷:259引用:4难度:0.9

二、选择题。

  • 4.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03引用:1难度:0.8
  • 5.下列句子中“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82引用:2难度:0.8
  •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8引用:2难度:0.8
  •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88引用:3难度:0.9

三、课内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月分,不见曦月 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B.沿阻绝 溯:逆流而上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D.空谷传 响:回声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冬 已而细柳军
    B.故渔歌曰 以顺为正,妾妇之道也
    C.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霸上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直驰入
    D.乘奔御风 我之死,有子存焉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A.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B.文章第四段给人的感觉是豪放而又洒脱,具有平和美。
    C.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D.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绿潭倒影、清荣峻茂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飞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组卷:7引用:1难度:0.4

四、对比阅读(共1小题,满分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ㅤㅤ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2)下列加点词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沿溯阻 绝:A.断绝 B.极、最 C.缺乏 D.穿过
    ②有时朝白帝 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③水落石出者 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答:①绝:(
     
    )      ②发:(
     
    )     ③而:(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甲]
     

    [乙]
     

    组卷:4引用:1难度:0.2

二、课内阅读

  •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B.不以 疾:快
    C.黄牛山 迳:经过
    D.望见此物 犹:好像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
    C.乘奔御风 途迳信宿
    D.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色如人负刀牵牛
    (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
     
    ;【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
     
    。这在写法上都属于
     
    描写。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763引用:14难度:0.5

五、句子默写。

  • 11.填空或按要求默写。
    (1)本文作者
     
     
    (朝代)人,选自
     
    ,它是有文学价值的
     
    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
     
    ;从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
     

    (6)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组卷:129引用:1难度:0.8
  • 12.古诗文名句默写。
    (1)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3)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5)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6)默写《黄鹤楼》
     
     

     
     

     
     

     
     

    组卷:32引用:1难度:0.9
  • 13.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
    (5)写山高的句子是(
     
    )。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
     
    )。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
    (9)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
    (10)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
     
    )的静景和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组卷:250引用:3难度:0.9

六、情景默写。

  • 14.根据课文《三峡》内容填空。
    (1)用奔马、疾风来突出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
     
     

    (2)与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组卷:344引用:2难度:0.9

七、名著阅读。

  • 15.文学常识填空。
    《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朝代)地理学家。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组卷:142引用:3难度:0.9

二、课内精读。

  • 4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ㅤㅤ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ㅤㅤ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ㅤㅤ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略无
     

    ②不见
     

    ③乘御风
     

    引凄异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④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结合第二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水的。
    (4)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的“良多趣味”,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5)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大笔点染,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等字,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等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B.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
    C.作者先写山,正面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突出山之“窄”。
    D.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

    组卷:13引用:1难度:0.3
  • 45.课内精读。
    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扳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扳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扳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扳而上。
    (注释)①削:陡峭 ②陨:坠落 ③摧:崩裂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有洞
     

    ②幸而
     

    ③间得一粘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扳草根而登。
    (3)说说选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𪩘多生怪柏 沿溯阻
    ③不疾也 钱覆其口
    沿溯阻绝 沿河求之
    多趣味 家富

    组卷:12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