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421引用:5难度:0.9
  • 2.下列各项中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44引用:31难度:0.8
  • 3.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5引用:3难度:0.9
  • 4.请选出下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组卷:294引用:5难度:0.8
  • 5.名著阅读。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8引用:4难度:0.9

二、名著阅读。

  • 6.判断题。
    (1)雌性萤火虫和雄性萤火虫发光的器官生长在同一位置。
    (2)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
    (3)萤有两个最有意思的特点:一是获取食物的方法,另一个是它尾巴上有灯。
    (4)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5)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7.阅读下面《飞向太空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两种方案在副指挥长的脑海里飞快转着。但他很快发现,第三级火箭的增压是正常的,这说明液氢贮存箱没有问题;而且,往外喷发的白烟在逐渐减弱。显然,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于是,凭着一种科学的推断,凭着几十年的发射经验,凭着一种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他的目光与几位老总的目光经短暂的对视后,他一拍大腿,果断地发出了命令:“点火!”
    “01”指挥员抓起话筒,以气吞山河的威力,向世界发出一个庄严的声音:
    “点火——”
    “起飞——”
    “轰隆”一声巨响,火箭腾空而起,熊熊火焰,映红了半个天空;共和国的旗帜,伴着威武雄壮的火箭,徐徐升向天空;隆隆滚动的轰鸣声,仿佛在向未来的世界,发出呐喊与呼唤!
          是的,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腾跃,这是一次跨越国界的飞翔!古老的中华民族穿过五千年历史的沼泽,今天面对新的世界,终于抖开了奋飞的翅膀!
    (1)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文出自______的著作《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
    A.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亚洲一号” 卫星发射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B.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亚洲一号” 卫星研制及发射的过程
    C.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气吞山河的精神
    D.王树增 长征 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下列关于作品《飞向太空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讲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
    B.这部作品以局部描摹的形式来展现此次卫星发射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C.这部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D.阅读这部作品,有助于我们具体了解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的实质,也能激励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
    (1)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文出自《____》,文段中的“我”是 ____(人名),从中就可以着出“我”____
    A.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 小时候就有一种叛逆的心理,懂得通过斗争和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B.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小时候就有一种叛逆的心理,懂得通过斗争和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C.长征 周恩来 小时候就有非凡的勇气和超群的智慧
    D.长征 毛泽东 小时候就有非凡的勇气和超群的智慧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组卷:22引用:2难度:0.7
  • 9.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
     
    》。
    (2)在本书《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他是
     
    。这本书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和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次起义——
     

    (3)《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1936年6月至i0月,斯诺在以
     
    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红星”的含义:
     
    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
     
    ,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工农红军的
     
    ,这次“大迁移”的转折点是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二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
     
    年,发动者是
     
     
    ,“这场军事政变”的和平解决,标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组卷:48引用:2难度:0.8
  • 10.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象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1)选文出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
     
    (人名),选文中的他是
     
    (人名)。
    (2)结合选文说说作者对他的印象。
    (3)书中还描述了其他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组卷:113引用:5难度:0.8
  • 11.现代文阅读。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支援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①《红星照耀中国》又被译为《
     
    》,是美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作品。
    ②文中的“我”是谁?
     

    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的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了中国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竞赛,请你参加。
    ④《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D.红军在井冈山会师
    ⑤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这个英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简洁的语言任写出两个故事名字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1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暗自想,A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样的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因此,A给我的印象是,他大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小麦田、回到百家坪去,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是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地肩上,他似乎很想在南开大学时期演习时饰演女角地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A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1)上面文段是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的“
     
    ”章节,主要人物A是
     

    (2)从文字里可以看出人物A是什么样的性格?
    (3)A在南开中学读书时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一直激励他和后人,这句话是
     

    组卷:12引用:3难度:0.8
  • 13.红军在井冈山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敌进我退;
     
    ;敌疲我打;
     

    组卷:33引用:1难度:0.9

二、名著阅读。

  • 39.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本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美国作家
     
    的作品,体裁是
     

    (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3)韦尔斯女士说:“朱德的那种难能可贵的个性几乎能立刻博得人人的爱戴。”结合文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朱德这一人物形象的。

    组卷:96引用:5难度:0.3
  • 40.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
     

    (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自豪热情,极其真诚,给人以农村青年的印象。
    C.彭德怀--谈话举止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是一个活泼的人。
    (3)班级准备举行主题为“分享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的故事会。请从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或过草地等等长征故事中选择一个,简述情节。

    组卷:36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