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 登高》2021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12/12 17:30:2
一、【典例解读】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2)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是怎样理解的?组卷:18引用:3难度:0.5
二、【名师点睛】
-
2.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4.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5.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组卷:1引用:1难度:0.7
四、综合提升变式练
-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远游①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②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注】①本是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②著处:处处,到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远游之迹:远游多年,迷失方向,处处为家,因此,对远方的儿子非常惦记。
B.颔联既描写眼前之景,又即景寓情,以飘摇动荡的风竹、江沙隐喻自己的人生际遇。
C.颈联述远游之事:强扶衰病之躯种药,借吟诗来排解嗟叹,字里行间充满悲苦之情。
D.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层次分明,章法谨严,颇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之风。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组卷:33引用:19难度:0.5 -
15.阅读下面二首诗,回答各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下列对《南征》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和本诗都写了景,但前者借凄清萧索之景抒诗人悲凉愁苦之情,后者以乐景衬哀情,极为沉痛。
B.“春岸”两句描写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枫树成林。
C.“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都表达了因病而不能上战场的无力报国的悲哀。
D.“君恩北望心”一句,道出了诗人虽已是年老多病之身,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
(2)《南征》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概括并分析。组卷:97引用:1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