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5/1/1 16:30:2

一、单项选择题

  • 1.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2.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现象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1引用:24难度:0.8
  • 3.如图为某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E属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余字母表示相关神经元。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4.任氏液是一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另外还含钾离子、钙离子等其它离子。在任氏液中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微电极插入神经细胞,可记录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如图所示,a、b、c、d为曲线上的点。研究小组进行下述两个实验,实验一:在任氏液中加入四乙胺(一种阻遏钾离子通道的麻醉药物);实验二: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其它条件不变。两实验均测定动作电位的发生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6难度:0.7
  • 5.下列关于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某些种类的毒品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从而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危害。如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6引用:16难度:0.7
  • 7.下列关于研究动物激素的实验或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18难度:0.8
  • 8.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增生,临床80%以上的甲亢由该病引起,致病机理如图所示。Graves 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据图分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6

三、非选择题

  • 23.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
    (1)植物激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它具有
     
    等优点。
    (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就越高)。
    实验一 实验二
    组别 组别生长素类似物的量 大豆芽长度 组别 乙烯利的量 大豆芽长度
    A - 16mm a - 16mm
    B + 24mm b + 24mm
    C ++ 33mm c ++ 12mm
    D +++ 23mm d +++ 10mm
    从实验一的
     
    组结果来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
     
    。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添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通过实验一
     
    (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胚轴生长也能抑制胚轴生长的作用。由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兴趣小组又利用生长素类似物2,4-D(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绘出了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枝条绘制出图乙。

    图甲中曲线①表示2,4-D对
     
    (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判断的依据是
     

    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你认为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24.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为食,天敌有狼、棕熊、鹰、秃鹫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特征,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2)某研究团队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的年龄结构组成类型为
     
    ,预测此后一段时间,
     
    地区种群藏羚羊数目将保持增长。

    (3)某草原中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2,据图分析,曲线a~b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
     
    (选填“增加”或“减小”或“先增加后减少”),c~d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
     
    (选填“增加”或“减少”)。除题图中因素外,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还有
     
    等。
    (4)藏羚羊是羌塘高原有蹄类唯一的迁徙物种。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交配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每年6月份,雌性藏羚羊逐渐集结并向夏季产羔区迁徙,6月20日至7月10日小羊羔陆续出生,完成生产后雌性藏羚羊于7月上旬回迁,8月返回越冬栖息地。图3为12个环境因子对藏羚羊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示意图,分析可知,决定产羔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有
     
    等3个因素,影响藏羚羊越冬区选择的环境贡献值相比产羔区更加分散,
     
    等2个因素贡献值突出。藏羚羊选择的产羔区的食物资源和气候条件都相对较差,可能的原因是
     

    组卷:35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