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4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父风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
          “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蕴含着我们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儿女修齐治平、轨物范世的精神薪火。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门显宦家风,士魂商才、仁心义路的商界翘楚家风;也有淳风厚俗、仁德范世的义门世家家风,以身示范、睦族善邻的庶族百姓家风;还有救亡图存、济世经邦的志士英烈家风,投身革命、家国天下的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这些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
          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突出表征,重视门声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传统家训作者都强调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司马光家训中要求为家长者“谨守礼法”“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历史上的司马家族是世代贵胄,却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朴素家风,勤俭持家。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一定要吸取同时代人因不良家风致家族破落的教训,而且要用这篇家训去训诫子孙,永远传承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清白”家风。陆游《放翁家训》中要子孙继承祖先宦学相承、清白俭约、注重节操的家风。清朝曾国藩在家书中劝诲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诲“以绍家风”,反复告诫子孙“汝曹切勿坠家风”。
    (摘编自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家教良好,民族才有希望。弘扬优良家风,要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落脚到公民道德建设上,推进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主题。我国的家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具体到每个家庭,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追本溯源,都是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作为思想核心,以修身做人为立身之本,将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勤奋好学作为基本美德的,经过代代传承,形成各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家风。这些经由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家庭美德,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领导干部的家风,对党风政风社风影响重大。一个社会的良好风气,是以千千万万领导干部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引领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也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
          弘扬良好家风,领导干部要从红色家风中汲取营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家训家风传承和百年红色革命精神,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弘扬优良家风,要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为遵循,把传统家风、家教、家训、家规、家书的文化传承,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汇聚亿万家庭的力量,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摘编自王杰《弘扬优良家风,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这一文化现象早在西晋时期即已形成,在传世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
    B.中华民族的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体现在社会各个层面,能对当下的国人提供一定的借鉴。
    C.中华民族自古重视门声家风,较多的传统家训都强调要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突出表征。
    D.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很重视,因为领导干部的优良家风能够引领社会风气,也与党风政风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训俭示康》强调要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这一点与《放翁家训》看法一致。
    C.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我党必须重视家风建设,并着重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
    D.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
    (3)下列选项,和材料中“家风”无关的一项是
     

    A.《礼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B.司马光《居家杂仪》:“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C.袁采《世范》:“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
    D.赵鼎《家训笔录》:“同族义居,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无一毫欺隐,乃可率下。”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颜之推长子颜思鲁学问渊博,次子颜愍楚清贫自守,三子颜游秦被百姓赞为“爱人如赤子”。颜思鲁长子颜师古,博览群书,尤精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颜师古之弟颜相时,被誉为诤臣。颜之推五世孙颜杲卿,忠义刚直,联合堂弟颜真卿起兵抗击安禄山叛乱,兵败被俘,宁死不屈,被“节解”惨死;颜真卿节操忠烈,事亲孝顺恭敬,为官刚直清廉。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组卷:0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黑暗森林(节选)
    刘慈欣
          “这对你们也很重要,三体世界的技术是匀速发展的,直到两个世纪后仍未派出速度更快的后续舰队,所以,要救援偏航的三体舰队,只能靠未来的人类了。”
          我要离开了,你真的能够自己回去吗?你的生命关系到两个文明的生存。
          “没问题,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回去后我就立刻把摇篮系统移交,然后,我就与这一切无关了,最后只想说:谢谢。”球体消失了,回到十一维度的微观状态。
          罗辑慢慢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叶文洁和杨冬的墓碑,沿着来时的小路蹒跚走去。
          五年以后。
          罗辑一家远远就看到了引力波天线,但车行驶了半小时才到达它旁边,这时,他们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巨大。天线是一个横放的圆柱体,有一千五百米长,直径五十多米,整体悬浮在距地面两米左右的位置。它的表面也是光洁的镜面,一半映着天空,一半映着华北平原。这种镜面物体反映了三体世界的某种至今也很难为人类所理解的观念,用他们的一句名言来讲就是:通过忠实地映射宇宙来隐藏自我,是融入永恒的唯一途径。
          天线周围有一大片翠绿的草地,形成了华北沙漠上的一个小小的绿洲。这片草地并不是专门种植的,引力波系统建成后,一直在不间断地发射,只是发出的波没有被调制,与超新星爆发、中子星或黑洞发出的引力波无异,但密集的引力波束在大气层中产生了奇特的效应,大气中的水汽在天线上方聚集,使得天线周围经常降雨,有时,降雨的区域仅有三四公里半径,一块圆形的雨云像晴空中的巨型飞碟般悬在天线上方,从雨中可以看到周围灿烂的阳光。于是这一区域长出了丰茂的野草。但今天罗辑一家并没有看到这种奇观,只见到天线上空聚集的一片白云,云被风吹到波束范围外后就消散了,但新的云仍不断在波束内产生,使得那一片圆形的天空像是通向另一个云雾宇宙的时空蚀洞,孩子看到后说它像一位巨人爷爷的白头发。
          罗辑和庄颜跟着在草地上奔跑的孩子,来到了天线下面。三人站在天线下方的草地向上望,巨大的圆柱体从他们头顶向前方伸延,像是从两侧向上卷曲的天空。由于半径很大,底面弧度很小,上面的映像并不失真。夕阳下,罗辑在映像中看到庄颜的长发和白裙在金色的阳光中飘动,像一个从天空俯视地面的天使。罗辑把孩子举起来,她的小手摸到了天线光洁的表面,她使劲向一个方向推着。
          我能让它转起来吗?如果你推的时间足够长,它会转的。庄颜回答,然后微笑着看着罗辑问,是吗?罗辑对庄颜点点头:如果时间足够长,她能推动地球呢。像已经无数次发生过的那样,他们的目光又交织在一起,这是两个世纪前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那次对视的继续。他们发现庄颜设想的目光语言真的变成了现实,或者说相爱的人类早就拥有了这种语言。当他们对视时,丰富的含义从目光中涌出,就像引力波束形成的云之井中涌出的白云一般,无休无止。但这不是这个世界的语言,它本身就构筑了一个使自己有意义的世界,只有在那个玫瑰色的世界中,这种语言的所有词汇才能找到对应物。那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上帝,都能在瞬间数清沙漠中的每一粒沙并记住它们,都能把星星串成晶莹的项链挂到爱人的颈上。这就是爱吗?这行字显现在他们旁边一个突然出现的低维展开的智子上,这个镜面球体仿佛是上方的圆柱体某处融化后滴下的一滴。罗辑认识的三体人并不多,不知道现在与他对话的是谁,不知道这位外星人是在三体世界还是在日益远离太阳系的舰队中。
          应该是吧。罗辑微笑着点点头。
          罗辑博士,我是来向你抗议的。
          为什么?因为在昨天晚上的演讲中,你说人类迟迟未能看清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并不是由于文明进化不成熟而缺少宇宙意识,而是因为人类有爱。
          这不对吗?对,虽然爱这个词用在科学论述中含义有些模糊,但你后面的一句话就不对了,你说很可能人类是宇宙中唯一拥有爱的种族,正是这个想法,支撑着你走完了自己面壁者使命中最艰难的一段。
          当然,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不严格的比喻而已。至少我知道三体世界也是有爱的,但因其不利于文明的整体生存而被压制在萌芽状态,这也使得三体世界的技术只能匀速发展。
          请问您是?我们以前不认识,我是两个半世纪前曾向地球发出警告的监听员。
          天啊,您还活着?庄颜惊叫道。
          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我一直处于脱水状态,但这么长的岁月,脱水的机体也会老化。不过我真的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未来,我感到很幸福。
          请接受我们的敬意。罗辑说。
          我只是想和您讨论一种可能:也许爱的萌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存在,我们应该到处鼓励她的萌发和成长。
          为此我们可以冒险。对,可以冒险。
          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森林。
          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当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的。
    (有删改)[注]①三体世界,地外文明。②我,三体人。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说开头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当时罗辑的生命很重要;但他又很虚弱,以至于三体人担心他是否能够回去。
    B.罗辑一家从看到引力波天线,到到达它的旁边用了半个小时的车程,这样写可以从侧面表现引力波天线的巨大。
    C.“球体消失了,回到了十一维度的微观状态”,文字显现在“低维展开的智子上”,这些内容能显示出三体人的科技水平。
    D.三体人说“不过我真的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未来,我感到很幸福”,他想看到的,是自己能得到人类的帮助而重生。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把充满白云的圆形的天空喻为“巨人爷爷的白头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圆形天空经历的时间之长。
    B.小说写人物对话几乎没有使用引号,甚至有些地方也不分段,这种处理非但没有给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反而使小说语言更显紧凑。
    C.小说前后照应,比如,前面写引力波天线“整体悬浮在距地面两米左右的位置”,后面写孩子的手“摸到了天线光洁的表面”。
    D.引力波天线建成以后,改变了周围的小气候,使降雨量增大,形成了一片绿洲,这种描写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又有玄妙的科技感。
    (3)在科技发展方面人类与三体世界有哪些不同?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4)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或者阳光,请从情节发展的角度任意选择三处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组卷:3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眼下,我国多地已经正式入春,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又到了一年中赏花踏青的好时节。赏花之余,人们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百花丛中,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等颜色的花比较常见,①_______?
          其实,这是大家的错觉,绿色的花实际上并不少见,只是人们习惯性地忽略了它们。由于整株植物中叶片、根茎等部位大多呈现绿色,因此②_______。也就是说,相比于其他色彩鲜艳的花瓣,人类肉眼对绿色花朵的识别概率较低。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绿色的花容易被忽视,那么它们是怎么“传宗接代”的呢?一般来说,花粉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虫媒和风媒,简单讲就是通过昆虫或风将花粉传出去。虫媒花要靠吸引大量的昆虫来完成传粉工作,而昆虫大多喜欢色彩鲜艳的花朵,相比而言,拥有绿色花瓣的花朵,无法将自己和绿叶区分开,也就容易被昆虫忽视。大多数绿色的花还是比较“聪明”的,③_______,而风传粉是不看“颜值”的。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颜值”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B.蚕儿要“上山”了,老通宝他们还是捏着一把汗。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表现了杭州城的商业繁荣和百姓生活的富有。
    D.你这样的行为投机取巧,破坏了商业秩序,像你这种“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2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又有人认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0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