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包括1-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 1.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

    组卷:24引用:4难度:0.8
  •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7难度:0.5
  • 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6难度:0.7
  • 4.如图1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5引用:6难度:0.7
  •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6
  • 6.当人体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人体的激素与神经调控情况应该是(  )

    组卷:16引用:19难度:0.9
  • 7.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2引用:6难度:0.8
  • 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5引用:21难度:0.7
  • 9.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一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局部神经纤维放大,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6难度:0.6
  • 10.如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9难度:0.7
  • 11.“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定。当绿灯亮起时,我们迈动双脚快速穿过马路,此反射活动的类型及参与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

    组卷:45引用:19难度:0.7
  • 12.就生物学角度而言,“惊魂未定”就是人或动物受到惊吓刺激,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突触处发生复杂的变化,产生一种持续增强的突触效应,导致紧张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其机理如图所示(nNOS是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能以精氨酸为底物,利用氧生成NO和瓜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4引用:13难度:0.7
  • 13.人体神经调节过程中部分有关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兴奋在①处的传导特点是神经信号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
    ③丙图中与②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④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⑤在人体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组卷:18引用:5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满分共40分

  • 38.如图是从动物体内剥离出的两个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图1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图2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

    (1)假设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若要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1、2之间将其剪断,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若
     
    ,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
    (2)图2中,刺激A点,该处的膜电位变化为
     
    ,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
     
    (相同、相反)。
    (3)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现有一个如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假设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
    实验步骤:
    ①将药物X放于D点,再刺激
     
    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将药物X放于
     
    点,再刺激C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若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组卷:27引用:4难度:0.6
  • 39.如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
     

    (2)在调节血糖浓度时,①和②的作用表现为
     
    作用。
    (3)在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
     
    mmol/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②的分泌量增多,促进
     
    快速分解,
     
    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

    组卷:1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