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如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1~3题。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2.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如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1~3题。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1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3.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如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1~3题。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仅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看,人口应外迁的省区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4.如图是2002-2050年我国人口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完成4~6题。
图中显示农村劳动人口为负增量,其主要原因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5.如图是2002-2050年我国人口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完成4~6题。
图中显示(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一、单选题
-
34.石库门是清末民初时期出现的深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区。当时的该类建筑多由国外开发商修建,大量吸收江南民居的样式,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如图为石库门景观。据此完成34~35题。
石库门民居体现了上海(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34.石库门是清末民初时期出现的深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区。当时的该类建筑多由国外开发商修建,大量吸收江南民居的样式,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如图为石库门景观。据此完成34~35题。
石库门民居蕴含了上海人的(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二、综合题
-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热播扶贫大剧《山海情》,是一个讲述宁夏和福建山海合作帮助宁夏西海固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材料1:“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2: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地级市 银川市 石嘴山市 中卫市 固原市 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 9025.4 5310 17441.6 10541.4 21400 人口(万人) 229.31 80.59 117.46 125.05 142.25
材料3:地窝子,是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5)当地采用地窝子的居住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6)当地早期采用地窝子居住方式的原因。组卷:28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