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0/14 9:0:2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长荡湖大闸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其生长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菊花开,闻蟹来”,此时蟹黄多油满、壳薄、肉质细腻而有香味。蟹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丰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如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4引用:7难度:0.7
  • 4.蚕豆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为尝试检测蚕豆中的成分,下列操作或者结果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5.已知氨基酸的分式为C2H4O2N-R,且丙氨酸的R基为-CH3,缬氨酸的R基为-C3H7,在两者经脱水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式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6.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5难度:0.7
  • 7.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7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 22.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甲是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某种植物细胞示意图,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
     
    分离,后者可用图中数字表示为
     
    。某同学向上述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红墨水(含红色染料),同时利用黑藻作为材料进行实验,则5、6处的颜色分别是
     

    (2)某同学将0.3g/mL蔗糖溶液换成浓度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用显微镜持续观察,图甲细胞表现出的现象是
     
    ,由现此现象的外因是
     

    (3)图乙细胞处于
     
    状态,此时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可能有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4)某兴趣小组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相同生理状况的某种植物的根部细胞,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根部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具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g/ml) a b c d e f g h
    实验结果 - - - - - + ++ +++
    注:“-”表示未发生质壁分离,“+”表示有质壁分离。“+”越多表示分离程度越高
    ①该种植物的根部细胞液浓度范围约为
     
    g/mL。
    ②满足该植物生长需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应
     
    (填“大于”“小于”“等于”)刚好使根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血糖溶液的相对含水量。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3.如图甲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A、B、C表示物质,a、b、c、d表示运输方式。如图乙为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Ca2+、Mg2+和Si
    O
    4
    -
    4
    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中
     
    (填字号和汉字)的存在,可判断出各种物质的运输方向,其中运输方式c与d的运输方向为
     
    ,两者的差异在于
     

    (2)若图甲为红细胞膜,则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为图甲中的
     
    (填字母),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据此判断,d可以表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A.红细胞吸收K+
    B.红细胞排出K+
    C.红细胞吸收Na+
    D.红细胞排出Na+
    (3)图乙中,一段时间后Mg2+和Ca2+的浓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这两种离子吸收量有差异的原因与细胞膜上的
     
    有关。
    (4)图乙中,一段时间后Si
    O
    4
    -
    4
    的浓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若对番茄根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Ca2+和Si
    O
    4
    -
    4
    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可推知该毒素的作用是
     

    (5)图甲和图乙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性。

    组卷:1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