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18 9:0:2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22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69引用:10难度:0.7 -
2.“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723引用:47难度:0.9 -
3.生活中“低钠盐”“加铁酱油”中的“钠”和“铁”是指( )
组卷:61引用:4难度:0.8 -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9 -
5.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组卷:39引用:8难度:0.9 -
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组卷:882引用:28难度:0.6 -
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组卷:96引用:4难度:0.5 -
8.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9.下列化学用语与意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6.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氧气。
(Ⅰ)为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并记录了收集一集气瓶(125mL)氧气所需时间。实验序号 双氧水浓度 双氧水体积(mL) 温度(℃) MnO2用量(g) 收集时间(s) ① 5% 20 20 0.2 11 ② 30% 20 20 0.2 2 ③ 30% 20 40 0 148 ④ 30% 20 90 0 82
(2)通过实验③和
(3)上述最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实验
(4)小明认为要想探究“二氧化锰的使用与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还需在上表实验①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组对比实验,小华认为无需增加,将实验②、④进行对比也可得出结论。你的观点是
(Ⅱ)为探究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1 5mL4% 粉末状MnO20.2g 实验2 5mL4% 粉末状CuO0.2g
(6)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
(7)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U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
(8)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组卷:68引用:1难度:0.6 -
27.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
①反应1的固体中,铁元素质量分数将
②反应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2)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CO2,该方法以氧化钙捕集CO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O2,以及另一种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4)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进行分析,该变化过程主要改变的是
(5)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已知实验测得,一定条件下,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加,其对应溶液的酸性也随之增加,推测:
①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
②智能化食品包装袋中含有一种物质,可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请写出一种与该智能化包装袋中物质性质类似的物质的名称:
(6)为研究某公园中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对该公园一年内每天的气温及光合有效辐射进行量,结果见图1和图2,通过测量其一年内每天空气中CO2含量等数据,分析所得碳交换的结果见图3。碳交换以每月每平方米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质量表示,正值为净吸收CO2,负值为净释放CO2。
①由如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
②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组卷:5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