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短文二篇》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8/1 8: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96引用:5难度:0.8
二、基础知识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4)夕日欲颓 (5)沉鳞竞跃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解衣欲睡 (8)欣然起行 (9)相与步于中庭 (10)庭下如积水空明 (11)念无与为乐者 (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组卷:79引用:3难度:0.9
四、文言文阅读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夕景欲沈,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风吹雷飙,夜戒前路。下弦内外,望达所届。
(节选自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四时俱备
②晓雾将歇
③夕日欲颓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日逾十晨
②晓雾将合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
(5)甲、乙两篇选文都描写夕阳、晓雾、鸟儿,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7.【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3],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4],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2]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3]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4]馀甘:即橄榄。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顾影颓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浴于汤池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投以骨 C.①循山而东 ②而戍死者故十六七 D.①不得其所止 ②其如土石何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5)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卷:108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