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七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26 13:30:2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5难度:0.7 -
2.楠楠进入青春期后,脾气越来越坏,常和妈妈对着干。学校老师也向楠楠妈妈反映楠楠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对此,楠楠的正确做法是( )
组卷:117引用:8难度:0.6 -
3.考试没有考好,小强痛苦极了。这时同桌小华来约他玩,他不耐烦地说:“一边去,烦着呢!”气得小华好多天没理小强。这告诉我们( )
组卷:13引用:11难度:0.7 -
4.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有这样几个阶段:上小学时,儿子对母亲是依赖、不舍的感情;十六岁时,儿子对母亲是敷衍、不情愿的心态;二十一岁时,是抵触、对立的态度;三十岁时是想念、担心。这反映了( )
组卷:21引用:6难度:0.7 -
5.进入青春期,我们既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有时也会“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这体现出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 )
组卷:26引用:4难度:0.8 -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下列关于思维独立,理解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11难度:0.9
二.非选择题(40分)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南京市中华中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学校党委书记徐飞告诉记者,学校将以落实和迎接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申报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为契机,传播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方法,把学校建设成为能够为更多学生实现梦想的“积极思考的空间”,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学生必备技能。
材料二: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诸多国际组织、国家与地区具有高度共识的“核心素养”之一,且在核心素养清单中排在前列。《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将“科学精神”列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并强调指出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1)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培养批判思维,不仅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更要把握批判的技巧。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批判技巧。组卷:22引用:4难度:0.2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曾在《从政杂谈》一文中写到:“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就是要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
材料二:见图。
(1)什么是“行己有耻”?
(2)想一想“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样做?(答出2点即可)
(3)材料二说明怎样做国家才会变得更美好?
(4)材料二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好的榜样有何作用?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