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一(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7 3:0: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近期,一批描摹时代风貌、聚焦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集中上映,如《北辙南辕》《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等剧,给屏幕带来一股新风。然而,其中一些作品在摹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却消解了其艺术性,让作品的传播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大打折扣。
          ②现实题材作品应具备现实主义品格。以此反观当下创作会发现:有的现实题材作品悬浮于现实之上,游走于生活之外,用臆想来构建故事、用标签来定义人物;有的现实题材作品把自然主义当作现实主义,用纪实性代替故事性,用生活流代替戏剧感,用宏大叙事代替人性观照。这样的作品都有违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美学原则,与艺术创作的目的南辕北辙。真正符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品应着力提升艺术性,既要从细微处还原生活质感,又要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既要回归真实,又要有诗意引领。
          ③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要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诚然,纪实性与戏剧性并不冲突,但是如果把故事片拍成纪录片,就失去了叙事性影视艺术必备的风格特征。有的影视作品在故事中穿插大量纪录片或纪实风格的影像素材,忽略了故事的戏剧性建构,令故事情节苍白无力、松散寡淡。而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总是在拥抱现实的基础上托举现实,把情节密度高、戏剧张力大作为重要的美学追求。如电视剧《山海情》,把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愿景进行富有戏剧性的深度融合和精准阐释,在细节中发现伟大,在点滴中走向崇高。
          ④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要把握好普遍性与典型性的关系。在现实中,俯首皆是生活的原生态,如何浓缩提纯,在有限的篇幅内、规定的主题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尤为重要。要把生活中的普遍性、常态化提炼成故事中的独特性和典型化,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寻找烟火人间里的真感情,发现平凡小事中的正能量。要把代表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生活本来面貌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典型家庭环境作为故事的特定背景,塑造代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类人共同特点的典型人物,让人物的遭遇、经历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和概括性,塑造“熟悉的陌生人”。
          ⑤提升现实题材作品的艺术性,还要把握好市场化与风格化的关系。现实题材创作要争取票房和收视率,关键在于话题性的把握。创作者要精准捕捉社会热点,对社会话题报以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敏锐发现热点背后的社会思潮和现实困惑,从小切口破题,以多角度解题,用大情怀点题。与万千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现实题材创作得以立足的基础,也是收获社会效益的保障。像《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等作品引发观众广泛讨论,持续推高观看热度,也收获了颇丰的市场回报。然而,市场化容易让作品陷入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窠白。真正能够体现艺术性的创作是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融入风格化、个性化的创作特点,既要以现实主义为旨归,又要努力释放艺术个性,融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从历史真相、思想真理和生命真谛中捕捉创作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杨洪涛《现实题材创作应注重艺术性》,《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9月2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题材作品若脱离现实生活或把自然主义当作现实主义,都不属于具备现实主义品格的作品。
    B.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要把握好三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
    C.塑造“熟悉的陌生人”需要让人物的遭遇、经历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和概括性。
    D.现实题材创作争取票房和收视率可从精准把握话题性着手,但不能以牺牲作品艺术性作为代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现实题材创作应注重艺术性”作为标题,非常鲜明地提出了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
    B.文章中“近期”“然而”“其中一些”“诚然”等词语的使用,使文章的表达更为严谨而周密。
    C.第②段运用道理论证,概述部分现实题材作品不具备现实主义品格的现象,并剖析其危害。
    D.文章第③④⑤段着眼于提升现实题材作品艺术性的路径,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恩格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原理已不适用于今天的创作。
    B.影视艺术作品如果强调纪实性势必会忽略故事的戏剧性建构,这样可能会影响其市场回报。
    C.现实题材创作的成功主要靠创作者精准捕捉社会热点,思考其背后的社会思潮和现实困惑。
    D.把握市场规律并融入风格化、个性化的创作特点,这样的创作才是真正能够体现艺术性的。

    组卷:2引用:2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倡议: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沙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了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功能强大,在调试期间就发现多颗脉冲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B.“天眼”拥有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正在开启“黄金期”,“天眼”成为国家的骄傲。
    C.“600多米尺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这些数据显示出“天眼”工程的浩大;“漫山遍野”则显示出“天眼”工程的精细。
    D.“天眼”工程最终在300多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在建设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体现出“天眼”工程的重要意义。
    B.与美国“凤凰”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这一成果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
    C.在南仁东看来,发文章并不重要,研发科学重器才有助于科技的实质进步,这体现出南仁东注重实干的科研精神。
    D.南仁东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不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更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
    (3)“天眼”之父南仁东为什么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组卷:8引用:1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日焰火
    邢庆杰
          一大早,梅正山就开始收拾这座木楼,楼上楼下,桌椅橱柜,门窗屏风,都擦得干干净净,连楼梯都拖得一尘不染。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中共临城区委每月一次的例会要在这里召开。几天前,区委书记老魏来通知梅正山时,顺便告诉他,他加入组织的事,要在这次会议上研究表决。梅正山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没睡。为了这次会议不受干扰,他昨天就让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梅正山曾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5月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欺凌,激起了梅正山的义愤,也激活了他对国家民族的担当意识。正当他重新定义人生意义的时候,父亲病危。作为梅家唯一的男丁,梅正山不得不回到这个千年古镇,从父亲手里接过镇上最大的粮行,还有祖宅上这座已有百年历史的木楼。父亲去世后,梅正山过了近十年悠闲的日子,粮行有掌柜和伙计,根本不用他操太多的心,他每天就待在家里这座木楼上,喝茶,读进步书籍,累了,也喝几杯当地产的烈酒。但他心中的热血,一直在默默地沸腾着。他终于等到了那一天,他在北京读书时的一个同学找上门来,为他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子。这个人,就是中共地下交通员老魏,现在的临城区委书记。
          一切收拾利索后,梅正山又到地窖里搬上来一坛酒。这是当地产的“小米香”,65度,一坛足有20斤,他想开完会后,留同志们好好吃顿饭,痛痛快快地喝几杯。
          楼梯上忽然传来“咚咚”的脚步声,老魏飞步跨了上来,脸色有些阴沉。
          老魏从内线得到消息,昨天,区委交通员小于被捕了,敌人以他妻子和孩子的生命相威胁……小于已经交代出今天区委会议的时间地点,形势已十分危急。今天来开会的除了老魏,还有九位同志,老魏只和其中的四位同志有联系,他启用紧急联系方式连夜通知了他们。其余五位,都是梅正山联系的人。
          梅正山看了看怀表,已经快八点了,会议的集合时间是上午十点,逐一通知他们肯定是来不及了,他急得围着屋子直转圈。老魏说,目前办法只有一个,去镇外面的桥头上拦截,那是出入镇子的唯一通道。
          梅正山带上驳壳枪,和老魏下了楼就往外走。刚出大门,两人同时退了回来。大门两边的胡同里,各站着四五个黑衣人,腰里都别着家伙。两人心知不妙,互相对望了一眼,又来到后门,发现后门的小巷子,也被黑衣人封锁了。
          老魏重重地跺了一下脚,说,坏了,敌人早就盯上这里了,他们故意把我放进来的,现在出都出不去了!
          梅正山压低声音,说,无妨,我们先不动,等到九点半时,我们就不断开枪,向同志们报警。
          老魏点了点头,说,目前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两人上了二楼,沏上茶,刚喝了一杯,前院就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梅正山探头往楼下一看,七八个特务已经冲进了院子。老魏跑到后窗往外瞄了一眼,从后腰里拔出手枪,说,事情不妙,敌人从两面夹击,他们是想在集合时间之前解决我们。
          梅正山问,那怎么办?
          老魏说,打!要节约子弹,尽量拖延时间。
          就听前院一个细嗓门喊,楼上的共党听着,你们被包围了,只要交出武器投降,保你们性命无忧,负隅反抗,只有死路一条!
          梅正山隔窗打出一枪,喊话的特务应声栽倒!
          刹那间,前院和后院枪声大作,子弹把墙板都击穿了,墙壁上呈现出一个个明亮的弹孔。老魏和梅正山各自躲在子弹打不到的死角,耐心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枪声渐渐停了,楼梯处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老魏冲梅正山使了个眼色,两人同时冲向楼梯口,两把短枪同时打响,特务们惨叫着滚下了楼梯。
          过了一杯茶的工夫,敌人找来了梯子,从前窗、后窗和楼梯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两人只得不断开枪阻击……
          他们阻击了一个多小时,子弹全打光了。梅正山看了看怀表,才九点,离集合时间还有一个小时。
          梅正山把那坛烈酒打开,倾洒在桌椅上,屏风上,茶几上,墙壁上,窗棂和地板上……
          敌人知道他们没有子弹了,大叫着“抓活的”,从楼梯上慢慢逼上来。
          梅正山将坛子朝楼梯口砸了过去!在敌人的惊叫声中,他从容地取出火柴,划着一根,扔在地上。一股蓝色的火焰腾起,随即四处蔓延,一股火苗顺着地板上的酒迹,飞快地飘向楼梯,敌人惨叫着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不一会儿,大火冲天而起!
          这场大火越烧越旺,干透的木楼在大火中啪啪作响,烟火直冲云霄,在镇子外都看得清清楚楚。
          直到傍晚,大火才渐渐熄灭。
    (选自《安徽文学》2021年第8期)(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梅正山一大早就把木楼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方面写出了其内心的兴奋不已,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第二段说“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是因为“今天”在木楼召开的例会上,将要研究表决梅正山加入组织的事,体现梅正山此时内心的激动、期待。
    C.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梅正山在家等候开会,发现敌人,开枪示警,焚烧木楼;暗线是老魏发现小于叛变,通知同志,来到木楼,在战火中牺牲。
    D.“梅正山把那坛烈酒打开……”“取出火柴”等描写,语言干净利落;小说叙事善于把控叙事节奏和情绪,极具现场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小说以“白日焰火”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梅正山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组卷:7引用:1难度:0.4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签:“丑”“胖”“矮”……有些标签,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有些,______。陷在这些标签里,我们不仅会产生焦虑、痛苦的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因为短视,我们会忽略自己其他的优势,无限放大自己的痛苦。
          这就是容貌焦虑。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脸和身体。很多时候,周围环境的影响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自我评价,会带来抑郁、焦虑、自卑和不同程度的社交退缩。“等我怎么怎么样,就都好了”,这是个很耳熟的句式。______,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变好。因为那个“怎么怎么样”会无限添加,我们永远都会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______,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存在长相这一种评价标准。如果你试着接纳自我,用自己的长处弥补不足,不用等到“怎么怎么样”,你就可以变好。人生最重要的是,别被理想自我困住,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实现自我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阅读上面材料,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组卷:13引用:3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近日,“不刷题的吴姥姥”在网上火了,她介绍中国“人造太阳”的视频,获得52.9万的赞,有人称她是“全网级别最高的家教”。“不刷题的吴姥姥”在自己的网名里亮出自己的态度:不刷题——别把学习等同于刷题。
    “吴姥姥”在做物理实验时,一大特色就是不急于提出标准答案,而是让网友主动思考背后的原因,把思想的乐趣和“犯错误”的机会给了学生,向家长和孩子展示了学习本来的样子:主动思考,探索世界,寻找规律。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