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特长展示生物试卷(预赛)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小题的唯一最佳答案填写在第II卷的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
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5难度:0.9 -
2.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62引用:6难度:0.9 -
3.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组卷:153引用:119难度:0.9 -
4.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组卷:148引用:22难度:0.7 -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60引用:16难度:0.7 -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管理不善的庄稼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庄稼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组卷:13引用:3难度:0.7 -
7.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下面关于玉米的正确叙述是( )
组卷:38引用:8难度:0.7 -
8.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下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16难度:0.9
二、简答题: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括号或横线上(注意:括号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文字.每空1分共30分)
-
25.比较被子植物与人有性生殖生殖的过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后面问题:
(1)被子植物与人的发育起点都是
(2)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
(3)最初形成的幼体需要在母体中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然后才能脱离母体独立生活.被子植物的胚在组卷:46引用:5难度:0.5 -
26.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即有角的雄性在一起活动,没有角的雌鹿在一起活动。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草原上,兔和鹿的关系是
(2)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三组模拟实验,以检验“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
①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项圈;
②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两个相同棍棒;
③丙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上述实验中,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组卷:35引用:7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