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西柳州市铁路一中高一(下)作业语文试卷(五)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课内知识训练(共24分,每小题4分)
-
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51引用:5难度:0.7 -
2.对下列词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下面对《登建康赏心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8 -
4.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6引用:9难度:0.7
四、课外诗词训练(总分4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主观题12分)
-
1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西南更草相如檄”运用“相如檄”的典故,透露出了诗人对友人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的愤恨。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点出李正之入蜀与自己送行,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B.词的三、四句,表明因自己罢官,朋友远调,抱负难以实现,更觉得离别痛苦。
C.词的下阕选取“千古浪”“万里雪”等豪迈大气的意象,营造了气势恢宏的意境。
D.词的结尾两句,点明李正之入蜀时间,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相互间的激励。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①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③。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④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绍熙五年,辛弃疾在福建担任安抚使,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即将落职。 ②燃犀,点燃犀牛角。 ③惨,凶残。 ④元龙,即三国时期的陈登,少有大志,曾助曹操灭敌得到升迁,后升任东城太守,三十九卒。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举头西北浮云”,西北天空被浮云遮蔽,暗示中原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
B.上片用“我觉”二字领起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的清寒冷寂景色的描写。
C.“千古兴亡,百年悲笑”八个字写尽作者看透历史兴亡、是非成败的洒脱与超然。
D.“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描绘了一幅夕阳沙岸落帆图,以景结情。
(2)词中“元龙老矣”使用陈登典故,有哪些深意?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