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白云黄鹤传千古,高山流水觅知音。5月19日,2021年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英雄的湖北、英雄的武汉再次成为瞩目焦点。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绿色发展,美好生活”。
启动仪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文明旅游形象符号,树立文明旅游品牌形象,把“文明之花”作为“文明旅游”形象符号巧妙地将“文、旅”二字融为一体,这显示出新时代美丽中国欣欣向荣、游客崇德向善的精神面貌。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向全国、全世界游客作了主推介,分别以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期间黄鹤楼迎来 的盛况,2021年“相约春天赏樱花”活动期间武大校园和东湖樱园游客 的场景,以及2021年“五一”长假湖北省各大旅游景区客流如潮的情形,介绍了湖北旅游市场旅游重振 、健康美好的形象,真诚向广大游客发出邀约。
他表示,活跃在全省的一千多家旅行社和众多景区的3万多名导游,将以崭新姿态迎接全国游客畅游湖北,为 的客人讲述荆楚大地的文化故事、山水故事、生态故事、红色故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游人如织 络绎不绝 脱胎换骨 蜂拥而至 B.万人空巷 连绵不断 浴火重生 慕名而来 C.游人如织 络绎不绝 浴火重生 慕名而来 D.万人空巷 连绵不断 脱胎换骨 蜂拥而至
A.把“文明之花”作为“文明旅游”形象符号巧妙地将“文、旅”二字融为一体,显示出新时代美丽中国欣欣向荣、游客崇德向善的精神面貌。
B.以“文明之花”命名的“文明旅游”形象符号巧妙地将“文、旅”二字融为一体,展现出新时代美丽中国欣欣向荣、游客崇德向善的精神面貌。
C.以“文明之花”命名的“文明旅游”形象符号巧妙地将“文、旅”二字融为一体,显示出新时代美丽中国欣欣向荣、游客崇德向善的精神面貌。
D.把“文明之花”作为“文明旅游”形象符号巧妙地将“文、旅”二字融为一体,展现出新时代美丽中国欣欣向荣、游客崇德向善的精神面貌。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下面所列名著与相关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 曹雪芹 章回体 黛玉葬花 B 《后汉书》 班固 纪传体 《苏武传》 C 《左传》 左丘明 编年体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孔雀东南飞》 作者不详 长篇抒情诗 选自《玉台新咏》 组卷:37引用:1难度:0.5
二、(9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材料一
在上海陆家嘴一栋写字楼一层的快餐厅,白领胡晓璐用自助点餐机完成点餐,选择支付方式时,屏幕上除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付款等选项外,还有一个“刷脸”选项。“只用对着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看一眼,然后再输入绑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感觉挺新鲜的。”胡晓璐说。
不只是连锁餐厅,上海市民郭先生在一家服装店购物付款时也发现,收银台除了此前经常能见到的扫码枪,还有一台类似于iPad的设备,通过摄像头扫描面部信息,郭先生也快速完成支付。
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去年底,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产品“蜻蜓”。今年3月,微信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刷脸支付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除了大超市、连锁餐厅,不少中小商户都收到了来自支付宝和微信两家的“诚意邀请”。上海闵行区一家餐馆负责人朱先生对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支付宝、微信两家推广刷脸支付的工作人员已多次上门推销。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甚至已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材料二
尽管平台力推,消费者和商家也展现出足够的好奇心,但采访中发现,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检验。
“扫码支付很麻烦吗?”在上海静安区一家便利店,面对记者提出的刷脸支付的问题,刚刚买了一杯咖啡并扫码完成支付的徐先生如此反问。徐先生说,他购买了该便利店的会员资格,付款时一方面需要扫描App积分,另一方面,一些优惠券也需要扫码才能使用,所以他并不会选择刷脸方式进行支付。
在上海虹口的一家连锁咖啡店,记者看到,收银台上的刷脸支付设备黑着屏幕,无法正常使用。“坏了两天了,还没有人来修。”收银员说,和二维码扫码收款相比,刷脸收款设备故障率高。该收银员还表示,高峰期,刷脸支付慢、效率低。“有刷脸支付的时间,三笔扫码支付都完成了。”
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密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在互联网领域,并以此作为交易支付的认证,风险是有的。”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表示,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终端服务器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则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材料三
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也在加快顶层设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就个人信息保护来说,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尽管目前已有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谈剑峰表示,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它适合的应用场景,不能一味滥用科技。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不能仅仅凭借面部信息等生物特征进行单一验证,而应结合着传统密码等方式,进行多重认证。
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企业应该对采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也需要企业明确和规范用户信息使用的目的和范围,避免消费者信息被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
(摘编自新华网,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B.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将会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C.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扫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D.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不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但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专家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B.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要不断鼓励扶持创新。
C.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专家建议最好能将人的生物特征与传统密码等方式相结合,进行多重认证。
D.业内人士认为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
(3)下列不属于“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的原因的一项是
A.故障率高、高峰期支付慢导致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B.用户体验尚且有待完善。
C.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D.监管机制停滞落后,使得设备维护面临重重障碍。组卷:6引用:1难度:0.6
六、(10分)
-
8.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宰相刘罗锅》中有句调侃“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相关内容,联系当今社会生活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涉及《乡土中国》中相应的内容;至少有一处引用。组卷:26引用:3难度:0.7 -
9.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成4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的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和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答:组卷:58引用:7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