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6 11:36:5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慢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决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从古诗中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可以阅读经过了历代读者集体选择的公认的大诗人的作品。
B.与李白、苏轼、辛弃疾的典范诗作相比,杜甫的诗更能让读者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熏陶。
C.读者在读词时能复活词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缘于词人有意将其生命活动和人生经验“固定”在词中。
D.词作面世后,其思想意蕴的深浅,就取决于读者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其诠释的丰富与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现代人和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唐人超越前人将诗歌“志”与“情”统一为“情志一也”,促进了诗歌在唐朝的发展。
C.艺术有其固有规律,中国文学研究者可以适当借鉴西方文艺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现象。
D.词作是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跨时代“对话”的凭借,词人的人生体验借此传达给读者。
(3)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读书情状,不符合词论家况周顾所提倡的“读词之法”的一项是
A.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B.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苟鹤《题弟侄书堂》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送安惊秀才失解西归》
D.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学校诗歌社团将组织“中国古典诗词阅读”专题活动,邀请你参与并作阅读指导,请结合材料内容,从阅读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D(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梨园票友
聂鑫森 云晴晴二十八岁,是古城国华京剧团的当家花旦。她的名声不仅在古城很响,南方的许多城市,称之为“云党”的票友也是多乎哉。她有戏剧学校“坐科”的专业功底,后来又带职读了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班,锦上添花,功夫更加了不得。
云晴睛学的是“程派”,不但扮相俏丽,而且唱、念、做、打都有绝活。她会唱的戏很多,《锁麟囊》《玉狮坠》《春闺梦》《文姬归汉》……每一出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票友们依照惯例,把她称为“云老板”。特别是那些网上的粉丝,在她的网站上跟帖时,更是一口一个“云老板”地叫得挺欢。云晴睛不喜欢“云老板”这个称呼,总感到有点男性化的色彩。她至今还待字闺中,连男朋友都没有哩,一个“老”字岂不让她觉得未老先衰了。可她不能申辩,票友有这份热情不容易。
每晚唱完戏,不管是在外地还是本地,吃过夜宵后,云晴睛都会打开手提电脑,看看票友对她的演出有什么评价,那真是一种幸福。她敏感地发现,只要在本地演出,就会有一位叫“梨园之友”的票友,发帖时从不称她为“云老板”,而称她为“云睛睛女史”。女史者,有学识之女性也。从行文的古雅看,应该是个男性,而且有一把子年纪了。她也曾想和他见个面,但对方说:“票友千万,我不过此中一员。君若一一会见,岂不空耗时光!”
她把“梨园之友”的帖子一一下载珍存,时常阅读,几乎都能背下来。他评价她的唱腔:“忽而高如鹤唳,哀厉凄绝。忽而细如游丝,幽怨呜咽。忽而悬崖急湍,忽而徐折经回。欲学君之行腔既难,如君之如此顿挫合拍,讲究四声更不易。”当然也有批评,那晚她演《锁麟囊》饰薛湘灵,因白天被硬拉着去参加一个同学的聚会,耽误了休息,嗓子有些吃力。“梨园之友”的帖子说:“唱腔中似有倦意,丹田之气提升不足,有几处该往高走,君却平曳,以技巧掩之,一般人难察,但我却深以为憾。”
这样诚笃而懂戏的票友,不是知己是什么?当年梅兰芳之遇齐如山,程砚秋之遇罗瘦公,至今都传为佳话。可惜,她与他是遇而不见,一“网”相隔,同居一城却似远隔千里。
这个春季多雨,一连下了四十多天,城里到处潮乎乎的,而隶属于古城的邻县,闹起了水灾,很多的村子被淹,而且还时常发生泥石流,报纸、电视上触目都是抗洪救灾的报道。国华京剧团从外地演出归来,当夜,云晴睛就见到了“梨园之友”的信件:
云晴晴女史:
春安。得悉贵团载誉而归,辛苦了。连日大雨,乡间灾重,房摧屋塌,桥断路毁,田园而成泽国。古城市民,无不日夜萦系于怀,伸出援助之手。我以票友之名义,恳请以君之号召力,联络同仁义演赈灾。我将随市政府之救灾指挥部奔赴灾区。君之义演,我虽不能亲睹,但会让家人前往助阵。谢谢。
此致
演出成功!
梨园之友
云晴晴看完,眼睛都湿了。随即打电话给团里的负责人和各位同事,大家异口同声说“义不容辞”。
第二天上午,古城各处贴满了救灾义演的海报:国华京剧团义演五晚,都是云晴晴主演的程派名剧,每票百元,全部款项捐赠灾区。
这五晚呀,按照云晴晴的安排,全体演员都提前化好妆、穿好戏服,站在剧院门口,迎接前来看戏的观众。在主要演员的面前,设有捐款箱。不少观众虽已买票,在进门时还会慷慨地把钱投入箱中。云晴晴确实有人缘,她面前的捐款箱投钱是最多的,她不停地说:“谢啦。谢谢您啦。”
云晴晴的演出,场场精彩。观众既奉献了爱心,也过足了戏瘾。卸了妆,草草用过夜宵,云晴晴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网站上的帖子。
“梨园之友”果然不在剧场。她想:他此刻在做什么呢?帮助灾民转移?发放救灾的钱、物?还是在通宵开会?
五晚的义演结束了。
云晴晴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钟才起床,她真的累狠了。
父母亲上班去了。床头柜上放着一份《古城晨报》,肯定是母亲买菜时捎带买回来的。云晴晴看见在头版正中间,有昨晚她演出的大幅剧照。而头条消息的粗黑标题,立即吸引住了她的目光:“暴雨中转移众乡亲,泥石流吞噬八勇士。”她飞快地读完全文,不由得小声地啜泣起来。这牺牲的八个人,都是乡镇干部和驻镇扶贫点的成员!
晚上,云晴晴又打开电脑,“梨园之友”的亲属给她发来了信件:
云晴晴女史:
你好。在我发这封信时,“梨园之友”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牺牲前的两个小时,曾打手机来嘱咐我抽暇给你发封信,感谢你和你们的义演。我每晚领着孩子都去了剧院,你的演出真是太好了,相信你会成为“程派”最优秀的传人。我想我以后应该经常去看你的戏,也做一个够格的“梨园之友”。再见了。
此致
敬礼!
“梨园之友”的亲属 几天后,在悲壮的追悼大会场里,哀乐低回,云晴晴泪眼模糊,凝视着八位烈士的巨幅遗像。她听说,他们都喜欢京戏,那么,谁是“梨园之友”呢?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代云晴晴名声响、票友多、功底深,与后文写她义演时的号召力相照应。
B.云晴晴下载并珍存“梨园之友”的帖子,说明她谦虚好学,视“梨园之友”为知己。
C.“不由得小声地啜泣起来”,写出了云晴晴获知“梨园之友”因救灾而牺牲时的伤心。
D.小说以“谁是‘梨园之友’呢”的问句结尾,引发读者思考,拓宽了小说艺术空间。
(2)关于文中引用的两封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园之友”的信既是对云晴晴义演的倡议,也是对前文所写抗洪救灾报道的补充。
B.“梨园之友”在抗洪救灾时给云晴晴写信,说明他不仅懂她的戏,也相信她的人品。
C.“梨园之友”亲属的信与前封信相照应,使“梨园之友”抗洪救灾的故事更趋完整。
D.“梨园之友”亲属要做够格的“梨园之友”,表达出本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
(3)“梨园之友”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在叙事方面特色鲜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原理上来讲,ChatGPT其实也不是新事物,它背后的基础,是母公司OpenAI在几年前发布的自然语言模型GPT。那么,GPT又是什么呢?它的全称是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mer,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简单来说,它的原理是:先给它提供一个庞大的语料库,让模型通过上千亿个参数对这些文本进行打散、标记、学习,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①_______,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情境下应该接哪一个单词。就这样一个一个单词串起来,形成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这种预测的模式,其实跟我们大脑的学习和加工模式是非常相似的。
ChatGPT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它只会忠实地按照内在的预测模型回答问题。ChatGPT不能凭空生成信息,它所有的知识,都只能来自于它被喂养的语料。那么,②_______它所能够提供的答案,能够输出的内容,也不会超过这些语料的平均水平。你不可能指望它摄入一大堆插科打诨的帖子,要求它写出《三体》。③_______,我们至今还没有一套可靠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判断内容质量的优劣。
(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组卷:0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岛一十岁小姑娘傍晚独自乘坐公交车,刷卡时发现余额不足,就要转身下车,公交车司机便用自己的卡帮小姑娘垫付了1元车费。小姑娘临下车时,塞给驾驶员一张欠条,并行少先队礼表示感谢。回到家后,小姑娘向妈妈说了自己的经历,母女决定捐献,100枚一元硬币放在公交车上,将爱心传递下去。但公交公司认为,这样不符合公司管理规定,就婉言谢绝了。母女俩不甘心,决定充值100元的公交卡放在驾驶台旁,方便乘客应急使用。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姑娘、公交车司机、公交公司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