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
发布:2024/5/3 8:0: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
1.在物理学习中,对数据的估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观察,下面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341引用:9难度:0.8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8引用:2难度:0.7 -
3.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是四川人,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留给后人的最经典作品之一。下列对这阕词中加点词句的物理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91引用:3难度:0.6 -
4.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从此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7引用:3难度:0.6 -
5.小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水平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将铁块放在木块上,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和铁块沿同一水平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38引用:18难度:0.5 -
6.三个相同的磁环a、b、c(质量均为m)套在有木质底座的光滑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仅考虑相邻两个磁环间有力的作用),上面两个磁环都悬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77引用:15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小题,共60分)
-
18.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电源(6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R1(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R2(“50Ω 1A”)、导线若干。
(1)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画上正确的导线。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电流I与电阻倒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结论:。1R
(3)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并调节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录每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如图丙所示,下列关于I、U、R1和R2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4)为了增加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明又拿来了一个3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它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达到预设值,小华建议可以串联一个阻值不低于 Ω的定值电阻即可完成实验。组卷:121引用:2难度:0.5 -
19.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甲)外壳选择了钛合金板做主材,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蛟龙号带有适当数量的压载铁,通过改变压载铁的数量,来控制其下沉或上浮,采用科学家们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即声呐通信。(ρ海水=1.0×103kg/m3,ρ铁=8×103kg/m3)
体积/m3 50 最大速度/节 25 自身质量/kg 2.2×104 最大载荷(不包括乘员体重)/kg 460 最大下潜深度/m 7000 乘员人数(每人体重不超过80kg) 3
(1)“蛟龙号”的电源是由多节充油银锌蓄电池串联而成,这种电源的“比能量”约为15kW•h/kg,“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输出的电能。这种蓄电池的放电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可以用60A的电流连续放电10h。“蛟龙号”工作时,需要的总能量约为120kW•h,则其电源的质量约为 kg,为了对“蛟龙号”正常供电,串联的蓄电池不得少于 节。
(2)“蛟龙号”采用“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4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可抛卸其中2块压载铁,使其处于悬浮状态,从而实现各种试验作业,当“蛟龙号”悬停在工作区时,每块铁块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时,才能使“蛟龙号”最大负载时实现悬浮静止状态。
(3)“蛟龙号”抛卸所有压载铁后上浮,乘员们取出载荷上岸后,“蛟龙号”漂浮在海面上,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水面,起重装置起吊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丙中P2=4P1,则t1时刻“蛟龙号”的排水体积为多少立方米?(不考虑水的阻力)组卷:13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