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江南实验学校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 1.请用楷书将以下内容抄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2.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shū jí
     
    tái xiǎn
     
    xuán yá
     
    xiāng qiàn
     
    duàn liàn
     
    wéi kàng
     
    kù xíng
     

    组卷:2引用:1难度:0.7

三、选择题。(16分)

  • 3.下面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均无误的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4.词语“死得其所”中的“所”是“处,地方”的意思,下列与它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组卷:23引用:7难度:0.7
  •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6.下列能恰当填入括号里的一项是(  )
    假如你种下诚实,收获的将是         ;假如你种下坚持,收获的将是         ;假如你种下私欲,收获的将是         ;假如你种下谎言,收获的将是         

    组卷:76引用:5难度:0.7

三、阅读理解。(28分)

  • 17.阅读。
    新一代书生ㅤㅤ①孩子上了小学,没有读几日书,我就已经发现我过去的书本对她无用。现在的确是一个新的时代了。
    ㅤㅤ②一次语文考试,女儿得了99分,她将一个填空“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写成了“清清的瓦”。我问她这个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女儿却问我:“什么是瓦?”
    ㅤㅤ③什么是瓦?我这才猛醒,她这个7岁的小人儿的确还从来没有见到过瓦,更何况“青青的瓦”!孩子的老师一定与我一样,以为瓦这个东西是不用讲解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对瓦完全没有认识。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高楼的楼顶上是顶楼平台,平台同时又是隔热板;隔热板是水泥做的,水泥是灰白色的,青青的瓦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带着乡村气息的故事。现在教孩子们这样的歌谣是很费劲的,我们必须把孩子们带到很远很远的乡村去寻找那个故事。
    ㅤㅤ④对于语文课里的《孔融让梨》这课,孩子们一出课堂就把老师所讲的深远意义放在了一边。他们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说我们不用向孔融学习,我们与孔融的想法一样。倒是我们家长应该向孔融的家长学习。我们都愿意吃小的水果或者不吃水果,把它让给家长和别人吃,但是家长很烦人,总是强迫我们吃。
    ㅤㅤ⑤我们从前学习的《司马光砸缸》在现在的孩子面前也出现了问题。首先,缸是什么?做什么用的?一个家里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缸?现在砸缸的话,家里怎么会找得到那么大的石头?于是我们只好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个古人的故事已经时过境迁,现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只是为了让孩子懂得一个道理,就是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孩子们听到这里突然又会冒出另外的一个问题,他们说:“既然是这个意思,那么在另外一课里,那个古人老太婆怎么又不动脑筋,硬要把一根铁棒制造成针?”
    ㅤㅤ⑥我们不能说六七岁的学童思考得没有道理。他们喜欢吃麦当劳,认为麦当劳叔叔把他的快餐设计得很有趣。他们一下子就能接受电脑,觉得小小一部机器装下大大的一个世界是一件很好很方便也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孩子们更喜欢顾城的诗。他们学好课文多半是为学习成绩的优秀。我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经常给她朗读安徒生童话和唐诗宋词。那时候,她听得十分入神。现在就不行了。上学了,认识很多字了,自己会看书看电视了。再看安徒生的《美人鱼》,她就有了自己的见解,说,故事很美,但是一听就知道是作家编的。对于唐诗宋词,她的说法就更刻薄了,有一些像顺口溜,她说。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她认为制作一部农民种田的电视专题片给孩子们看效果会更好。
    ㅤㅤ⑦现在我的女儿老是抱怨没她们喜欢的书。的确如此,现在的孩子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了。对前人的书,她们自己有自己的读法,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1)解释下列词语。
    时过境迁:
     

    顺理成章:
     

    (2)文中,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过去的书本”对“新一代书生”无用了?
     

    (3)第③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最能直接说明教育对“新一代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
     

    (4)第④自然段画“_____”的这句话反映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5)第⑤自然段中孩子们问了许多问题这反映了“新一代书生”的什么特点?
     

    (6)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最主要的意图是什么?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18.习作表达。
    ㅤㅤ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校园中寻求知识,家庭中感受亲情,社会中奉献真爱。经历,使我们的大脑更加睿智;经历,使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经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有人说经历就是一笔财富。请以“经历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45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