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技师学院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句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9 -
4.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觉得你不仅是一片物质的废墟,更是一片( )丰富复杂的精神遗产的废墟。
②我们的记忆,同自己的伴侣紧密的缠绕在一起,像两种( )于一碟的颜色,已无法分开。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选择每题4分,默写每题3分,共30分)
-
12.诗词阅读理解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A.鱼翔浅底(翔,形容鱼游得自由轻快)
B.怅寥廓(怅,表达失意的情绪 )
C.谁主沉浮(沉浮,指盛衰)
D.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峥嵘,不平凡、不平常)
(2)对“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描绘了在橘子洲头见到的一副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B.这句的大意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这句对万物蓬勃向上的情状做了哲理性的概括。
D.这句从眼前景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是前面六句写景的总收。
(3)填补诗中空白诗句。组卷:4引用:1难度:0.6
三、作文(30分)
-
1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读以上材料,你有何启迪?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组卷: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