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8/9 8:0:9

一、第一部分

  •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四季景色千zī                   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放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qióng                  枝,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1)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千zī
     
    百态
    玉树qióng
     

     

     

    (2)画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3)文中方框处应填的标点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5
  •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9
  • 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②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上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
     
     
    互换位置。

    组卷:126引用:6难度:0.7

二、第二部分

  • 10.阅读《母亲的刺绣时光》一文,完成各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错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纺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家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的如同提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提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违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锈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注释】①女红(gō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
    (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②~⑦段的内容概括。
    人生阶段 小时候 稍微大一点 结了婚 后来去谋生
    主要事件 “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纺出一花一叶。
    (3)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②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
    B.第⑦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
    C.第⑧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
    D.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E.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

    组卷:359引用:12难度:0.8

三、第三部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ㅤㅤ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以饱览路旁一道道的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需要走过途中的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成长进程中的一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历练中的一次磨砺。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将会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ㅤㅤ请以《走过拐角》为题作文。
    要求:
    ①能恰当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9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