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 月是故乡明》2021年同步练习卷(1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
-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① ② ③良 ④美妙 ⑤不 ⑥乐
(3)词语⑤的近义词是组卷:113引用:1难度:0.7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山高 顶天 烟波 组卷:89引用:3难度:0.7
二、综合题
-
6.有趣的“月文化”。
五(1)班将要开展以“月亮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资料搜集任务。
(1)借月抒情的诗句有很多,例如:《
(2)月亮在我国还有许多有趣的美称,例如:
(3)古代还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例如:
(4)关于月亮的对联也有很多,例如:
(5)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组卷:142引用:4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
-
7.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选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故都饱含秋意的景观,其中有五处景观用笔极简,分别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以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笔极简
(2)作者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经常提及南方的秋天,这样写的用意是
A.故都和南国的秋都富于特色,二者放在一起才能表达作者对秋的怀念
B.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C.写出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都是好的,作者难以取舍
D.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故都的秋和南方的秋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二者的喜爱组卷:5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