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 月是故乡明》2021年同步练习卷(1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

  •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大悟
     
     
    ③良
     
     
    ④美妙
     
    ⑤不
     
     
    ⑥乐
     
     
    (2)词语②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请再写三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3)词语⑤的近义词是
     
    ,词语①的反义词是
     

    组卷:113引用:1难度:0.7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山高
     
     
    印月
    顶天
     
     
    美景
    烟波
     
     
    澄澈

    组卷:89引用:3难度:0.7

二、综合题

  • 6.有趣的“月文化”。
    五(1)班将要开展以“月亮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资料搜集任务。
    (1)借月抒情的诗句有很多,例如:《
     
    》中的“
     
     
    ”;《
     
    》中的“
     
     
    ”。
    (2)月亮在我国还有许多有趣的美称,例如:
     
     
     

    (3)古代还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例如:
     
     

    (4)关于月亮的对联也有很多,例如:
     

    (5)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组卷:142引用:4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

  • 7.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选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故都饱含秋意的景观,其中有五处景观用笔极简,分别是:
     
     
     
     
     
    。这样一笔带过的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以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笔极简
    (2)作者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经常提及南方的秋天,这样写的用意是
     

    A.故都和南国的秋都富于特色,二者放在一起才能表达作者对秋的怀念
    B.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C.写出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都是好的,作者难以取舍
    D.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故都的秋和南方的秋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二者的喜爱

    组卷:5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