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必修2《3.1 核酸是遗传物质》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组卷:377引用:58难度:0.9 -
2.T2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
组卷:37引用:3难度:0.7 -
4.如图是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病毒重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三、选择题(每小题0分)
-
12.下列关于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四、非选择题
-
13.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写出上述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
第二步:用35S标记噬菌体与没有标记过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实验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液的上层,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比理论值低。
①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
②从理论上讲,上清液的放射性应该为0,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过程中,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将会产生误差,理由是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理由是组卷:13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