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 1.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8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②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③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④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病毒都含有核糖体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了细胞并命名了细胞

    组卷:2引用:2难度:0.8
  • 3.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4.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5.下列不能作为生物之间具有统一性的证据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6.夏威夷发现两例超级淋病患者,其传染性可能会超过艾滋病,超级淋病菌属于引起淋病的一种球菌。下列有关超级淋病菌和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7引用:3难度:0.8
  • 7.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17难度:0.7
  • 8.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9.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植物必需的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2PO42- SO42- Zn2+
    培养液浓(mmol/L) 1 1 0.25 1 2 1 0.25 1

    组卷:6引用:7难度:0.8
  • 10.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2难度:0.7
  • 1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 32.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请回答: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
     
    ,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组卷:9引用:5难度:0.7
  • 33.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类毒素是一种致病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该物质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如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片段中,共有
     
    个肽键,
     
    种基本单位组成。
    (2)肉毒类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
     
    过程形成的。
    (3)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个氨基。
    (4)1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其
     
    。肉毒类毒素可用
     
    试剂鉴定,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