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发布:2024/6/13 8: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奥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特别剂致辞,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25引用:4难度:0.8
  • 2.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组卷:49引用:5难度:0.7
  • 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75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93引用:1难度:0.5
  • 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常用方法。以下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3引用:2难度:0.6
  • 6.权威数据库UPTODATE指出:对氯间二甲苯酚已被证明对冠状病毒无效。对氯间二甲苯酚(化学式为C8H9ClO)是一种防霉抗菌剂,一般用于消毒液以及洗衣液。下列有关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3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18.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用镁合金制作的汽车轮毂比铝制轮毂抗挤压能力强且质量仅为铝制品的70%。由此可以总结出镁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是
     
    (任写一点)。
    (2)铝热剂是修筑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粉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熔融的铁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以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

    已知:Ⅰ.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硫酸反应。
    Ⅱ.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必然也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通常在焙烧前将矿石
     
    ;“焙烧”产生的尾气必须进行净化处理的原因是
     

    ②“焙烧”过程中金属硫化物转化成金属氧化物,请写出“溶浸”时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溶浸”产生的滤渣主要成分除了PbSO4外还有
     
    (填化学式)。
    ③“还原除杂”利用锌粉与CdSO4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Cd放入盐酸中有气体产生,则Cd、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④“电解”过程除了可以制得产品锌以外,同时还能获得H2SO4
     
    (填化学式)。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19.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产生了兴趣,于是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8.1g 9.6g 11.1g 12.7g
    ②碳酸氢钠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50℃以上)分解均生成Na2CO3、H2O和CO2
    ③很多浓酸稀释过程中都伴随着放热过程。探究1: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
    (1)实验中配制的NaHCO3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
     
    (填“放热”或“吸热”)。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热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
     

    探究2: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两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下表,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浅红色→无色
    (3)由图像中信息得到结论:相同条件下,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请结合上表中的信息,分析得到这一结论的理由:
     

    探究3:久置的NaHCO3样品中NaHCO3含量的测定:
    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假设只有NaHCO3和Na2CO3)混合均匀后,称取20.0g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16.9g。
    (4)①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加热未至恒重,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组卷:22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