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五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8 23:0:1
一、选择题
-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2.下列故事情节、出处、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三、阅读题
-
10.课内阅读。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最能表现太阳“亮”的是哪一句话?用“ ”在文段中画出来。
(2)文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3)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是
A.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B.自由散漫,贪图安逸。
C.肆意生长,华而不实。
D.疯狂肆意,不服管教。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从文段的第一自然段,我能感受到太阳下的园子充满了活力。
B.文段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围绕“自由”二字来写,借助园中事物把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出来。
C.作者之所以能把景物写得这样充满灵性,是因为她的思想接近儿童,比较天真幼稚。
D.作者写园子中的太阳特别大,天空特别高,是因为写景时加入了她自己的主观感受。
(5)从加点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作者内心怎样的感受?组卷:6引用:1难度:0.5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
(2)联系上下文填空。
文中第2自然段写“妹妹笑了”,原因是
(3)第3自然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
(4)用“ ”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中的两处心理活动描写。
(5)“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为什么说“我”的童年结束了?组卷:905引用:5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