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5月份)
发布:2024/12/30 20:30:3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表中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要求,学校必须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
★2022年8月,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组卷:44引用:4难度:0.6 -
2.“胜利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下列对党“走自己的路”的探索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组卷:29引用:2难度:0.7 -
3.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外发布。《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纲要》的实施有利于( )
①推动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组卷:22引用:3难度:0.6 -
4.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下列能体现中国人这一追求的名句有( )
①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②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③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5.某校拟制作“我国生态文明成就”宣传栏,下列适合推荐的新闻内容是( )
①我国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③《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发布
④杜富国、钱七虎、聂海胜荣获“八一勋章”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6.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① 中国两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展示了中国乡村的新面貌 ② 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法实施 吹响全面依法治国的号角 ③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表 表明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胜信心 ④ 我国经济总量首超120万亿元 中国经济始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7.从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国家重视( )
组卷:64引用:6难度:0.7 -
8.“如今生活多美好总觉得身上缺点啥/出门在外的儿女呀/爸妈想你知道吗/不管多忙也要回趟家/别让生你养你的地方变得陌生了/莫让家门口的守望再流泪花……”《多陪爸妈说说话》的这段歌词提醒我们( )
①孝敬双亲长辈应该从现在开始
②“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③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④留住“乡愁”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卷:19引用:2难度:0.6 -
9.如图为某班黑板报的部分图文:
★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两人一同登科,一同任职于翰林院,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仕途中,两人起起伏伏,但始终互相扶持。
★有一种友谊,叫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用他们的一生共同坚守共产主义。马克思穷困潦倒时,恩格斯倾囊相助。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写信问候。
①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②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④君子之交淡如水组卷:38引用:9难度:0.6 -
10.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中,小沧整理了以下煤气泄漏时的应急处置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本题共5题,共50分。判断说理(8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8分)
-
3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课时,老师展示了如下材料:★多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一道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中阿关系美好未来。目前,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
★近年来,中阿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汉语热”在多个阿拉伯国家持续升温,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项目不断推进。
★2022年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利雅得举行。2023年3月,中国、沙特和伊朗三方发表沙伊和解的《北京声明》,沙伊关系迅速回暖,推动中东和平发展新潮流。
(2)看了上述材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小芳:我想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跨国援助活动,帮助阿拉伯国家的人民。 小闽:你应该立足中国,中国有那么多公益事业可做,为什么非要到外国去! 组卷:14引用:1难度:0.4 -
3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国旗一展映天红,十年春秋多少事,浩气盈胸”。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虽然时间短暂,却发生了许多巨变。九年级3班同学循着中国发展这十年的历程,以“走近十年,走进发展”为学习主题,以“寻找‘已来’、发现‘本来’、奔赴‘未来’”为学习任务,收集了三组资料:
材料一:寻找“已来”东山岛旅游区的特产店顾大娘说:“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翔安草莓种植园的农民王杨说:“大棚种草莓6年,收入年年增,小草莓大产业,致富有盼头”;城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李明说:“经过文明创建工作,城乡卫生环境干净整洁,涌现了不少‘道德模范’和‘文明户’”……
材料二:发现“本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何谓“本来”?
从经济来说,“本来”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十年”的背后是财富的印记,是体制的改革,也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从政治来说,“本来”是赤子之心的写照,“十年”的背后有领导的力量,更有承诺的践行、民主的坚守;
从文化来说,“本来”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文化包容,也是“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爱国热忱,“本来”是守住初心、回归本真。
议题1:“不忘初心,寻找十年成就的原因”
议题2:“牢记本来,总结十年成就的经验”
(2)请你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议题,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材料三:奔赴“未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十年,不短也不长,刚好够一段回忆,也刚好够眺望远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回眸新时代的十年,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一场数字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上演。组卷:78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