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单独招生语文试卷(普高类)
发布:2025/1/6 11:30:2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
1.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德胜楼记
梁衡 1947年春3月,乍暖还寒。蒋介石突然进攻解放区,一时硝烟弥漫,乌云压城。毛泽东与中央机关被迫撤离延安。彭德怀、习仲勋率西北野战兵团与敌周旋。其时,国共双方在陕北的兵力对比是24万比2万5千,大约10比1,形势异常危急。毛泽东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得胜、必成,可知毛、周临危不乱,成竹在胸。而百姓亦坚壁清野拒顽敌,簞食壶浆迎亲人。随之,毛、周运筹于后,彭、习拼杀于前。借黄土高原之深沟大壑,连布奇阵,四战告捷。一年后,毛与中央东渡黄河,进驻西柏坡;再一年,横扫全国,定都北京城。
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先后转移居住15个村庄,凡99天。在这里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土地法大纲》等重要文献,指挥全局,扭转乾坤。1947年,成为中国革命走向最后胜利之拐点。而时势造英雄,毛泽东从1927年秋收起义,星火湘江;到1947年转战陕北,饮马黄河。二十年间,也从一介书生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人民领袖。毛痛感党和军队离不开人民,遂就地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2017年,当往事越70周年之际,佳县于黄河西岸,高山之巅,修德胜楼一座。以记其事、壮其举、思其理。
德胜者,得胜也,有德者胜。今登德胜楼,西眺昆仑,东望沧海,大河奔流,不舍昼夜。想三千年青史,改朝换代,胜败几何。70年前蒋坐拥800万大军,四面出击,其势何强,瞬间灰飞烟灭。而我方于1947年大转折之后,迅即建国,百废俱兴,前程似锦。谁料这之后又迭遭挫折,教训殊深。是知凡事,危则如履薄冰,慎心怀德,德而必胜;胜则纵情傲物,骄离民心,德失政亡。而今走向伟大复兴,更知民为重。
德胜楼者,非记一人一事之胜,是记一党一国之理。政德在民,民心是天。德存德失,载舟覆舟。高山尧尧,胜者在此;大河滔滔,逝者如斯;往事历历,天地可鉴。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德胜楼取名“德胜”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2)本文叙述史实多使用对比,请分别概括说明。
(3)请简要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4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和要求作文。
①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②行百里者半九十。(《成语大词典》释义:行程有一百里,走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
请综合考虑两则材料的含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②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泄露个人信息;⑤用规范汉字书写。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