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17 16:30:2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共18分)

  • 1.品•风味。
    “寻味云南”美食文化节已启动,下面是关关写的宣传文案。
          ①不辜负每一种食材,是云南人特有的智慧。无论是常见的花卉,还是难得的山珍,云南人总有魔法把它们变成美味。漫步时光,寻味云南,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美食。
          ②有一种美味,散发着玫瑰的馨香。云南人a_______,以花入料,把满满的芳香甜蜜揉进面粉里,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鲜花饼。薄如蝉翼的酥皮与香气浓郁的花瓣相遇,书写出云南人的浪漫。
          ③有一种美味,藏匿于山林之间,它就是让人又爱又怕的野生菌。它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看得人眼花(  )乱。可食用的野生菌是一种粗维食品,只有吃过的人就会对它念念不忘。每到野生菌破土而出的季节,菜市场里购买野生菌的顾客总是b _______。云南人根据野生菌的特点,探索出了不同的吃法:松茸需切薄片,蘸着酱油、芥末、调料吃,味道鲜美清甜;牛肝菌配火腿热炒,互相c _______,相得益彰,做法巧妙绝(  );羊肚菌香气浓郁,煲汤最能激发出它的鲜美……山风拂过,雨水落下,野生菌的盛宴里,藏着云南人的强。
          ④食物在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风味,对待食物的虔诚d _______在每个云南人的心中。让我们感受美食的魅力,将云南优秀的美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处应填入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 (xiān)维 巧妙绝(仑) 强(juè)
    B.眼花(缭)乱 (qiān)维 巧妙绝(仑) 强(jué)
    C.眼花(瞭)乱 (qiān)维 巧妙绝(伦) 强(juè)
    D.眼花(缭)乱 (xiān)维 巧妙绝(伦) 强(jué)
    (2)文中横线a~d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a妙手偶得 b络绎不绝 c映衬 d雕刻
    B.a妙手偶得 b车水马龙 c反衬 d镌刻
    C.a自出心裁 b络绎不绝 c映衬 d镌刻
    D.a自出心裁 b车水马龙 c反衬 d雕刻
    (3)文中划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漫步时光,寻味云南,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美食。
    B.可食用的野生菌是一种粗纤维食品,只有吃过的人就会对它念念不忘。
    C.松茸需切薄片,蘸着酱油、芥末、调料吃,味道鲜美清甜。
    D.让我们感受美食的魅力,将云南优秀的美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4)关关要为美食节写一则消息,请帮他理清思路
     

    ①而在“特色小吃推广会”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更将美食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②本次美食文化节依次设有“特色美食厨艺秀”“特色小吃推广会”两个环节
    ③小厨师们展示各自不俗的手艺,制作出鸡枞凉米线、傣味拌芒果等特色美食
    ④2月14日,我校“寻味云南”主题美食文化节在食堂广场隆重举行
    ⑤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美食文化进校园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A.④①③②⑤
    B.④②③①⑤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⑤③①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他的作品。
    C.《苏州园林》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并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五律”“七律”,也有十句以上的“排律”或“长律”。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赏•风物。请根据提示填空。
          大美云南,坐拥无数名胜,请你整理“云南名胜卡”
            【翠湖春晓】
    初春的翠湖生机盎然。湖边赏景,可饱览“几处早莺争暖树,(1)
     
    ”的热闹景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群山挽秋】
    秋日里的大包山如诗如画。群山静默,暮色苍苍,让人感受到“树树皆秋色,(2)
     
    ”般的浓浓秋韵。(《野望》王绩)
            【大观日落】
    傍晚时的大观楼孤独矗立。登楼而望,湖面上云雾缭绕,最易引发“(3)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惆怅。(《黄鹤楼》崔颢)
            【泸沽观月】
    冬日的泸沽湖,安静深甬。月亮倒映湖中,梦幻朦胧,让人想起“月下飞天镜,(4)
     
    ”般的绮丽景象。(《渡荆门送别》李白)天微亮,打散满池星辉,又让人体会到“(5)
     
    ”的浪漫。(《渔家傲》李清照)
            【古城静憩】
    古城巍山底蕴深厚。行走其间,人来车往,却不觉扰攘,颇有“(6)
     
     
    ”的超脱和自由。(《饮酒》陶渊明)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综合性学习(7~13题,共12分)

  • 3.ㅤㅤ学校开展“喜迎新学年,倡导新风尚”系列活动,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要引领讲诚信、爱阅读、当自强的社会风尚。
          学习与探究
    演讲准备 小渡的疑问
    拟写标题 《守诚信方显大智慧》 (1)小渡用互联网搜集有关“诚信”材料时遇到困难,下面使用互联网搜索材料的方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A.要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过滤大量无用信息。
    B.应选择大而空的关键词,搜索尽可能多的信息。
    C.可利用网络求助,上热门论坛请教网友。
    D.要快速浏览和筛选信息,精准找出所需信息。
    提出观点 诚实守信才是明智之举。
    引经据典 A.《孟子》中写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B.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持久和平》中写道:“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小渡想引用一则名言支撑观点,请帮她从A、B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我选
     
    ,理由是:
     
    参加比赛                                    通知
    ㅤㅤ请入围演讲总决赛同学,于2月20日下午2点准时到报告厅参加比赛。
          校团委
          2月17日
    (3)请你将决赛通知转述给小渡。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学校要举办一场演讲比赛,请你帮小渡出谋划策。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4.名著阅读。
          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昆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的史诗作品,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英雄史诗 (1)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马鞍庄。我的家族是穷苦的佃农。一九一二年下半年,我被任为云南讲武堂学生的队长,并在校里教授战术学、野战术、射击术和步枪实习。我在一九二二年十月间到达柏林,那时年纪三十六岁左右。我一找到中国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一九二七年冬季,我们在井冈山上停了六个月,击退了三次敌人进攻。后来,我率部到了江西南部,在福建、广东、湖南为着苏维埃而实践长期的斗争。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①选文中的“我”是
     
    (人名)。
    昆虫
    史诗
    ②请你参照示例,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种昆虫进行简要介绍。
    参考角度:形态 习性 喜好 劳动 繁衍 死亡 品质……
    示例1:院蜂——它的形态比蜜蜂更为修长,尾部有一道油光程亮的沟槽,背部有漂亮的褐色与棕红相间的斑马纹腰带。
    示例2:隧蜂——它做事一丝不苟,一生忠于职守从不妥协让步。

    我选
     
    ,它
     
    不朽史诗 (2)同学们在校园论坛上讨论这两部名著的价值,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如图所示,请任选一个关键词,结合名著内容谈史诗谈你对它的理解。

    组卷:27引用:3难度:0.5

四、作文(第26题,共40分)

  • 11.ㅤㅤ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打动,也许是因远方或身边的人,也许是因遇到的某件事,也许是因落入眼里的某句话……被打动很重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并未枯竭,心是柔软的。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请以“被打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请按要求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引用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12.ㅤㅤ三峡风光,高山竦峙,江流奔涌,那景色,绝了;高原“哨兵”,力争上游,坚强不屈,普通却不平凡,那白杨,绝了;课堂上有欢声笑语,有思想碰撞,有论辩交锋,那堂课,绝了;探月问天,逐梦环宇,创新拼搏,矢志不渝,那精神,绝了……
          请你以“那_____,绝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引用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组卷: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